(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盗版DVD《大话西游》让内地莘莘学子一下子惊觉周星驰为天人,这在港人看来未免有些诧异
周星驰的电影少有在内地正式公映。盗版DVD《大话西游》让内地莘莘学子一下子惊觉周星驰为天人,该片也成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巅峰之作。之后,人们就总翘首以待“盼星星”。这在港人看来未免有些诧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经过香港文化反哺的岭南文化的陌生感、距离感而产生了大为新鲜有趣的审美情趣,甚至将它视作为神话。而久在珠三角的粤人(包括港人)却是“久入鲍厨而不闻其臭”。两厢相比,无疑是第一次才尝到鲍鱼的人大异,原来世间竟有此“珍品”。
2004年的10月和12月,周星驰与李欧梵教授先后在香港大学和汕头大学进行了对话,话题集中在逆反、挑战、幽默和反讽。的确,周星驰电影是继许冠文电影之后香港电影从自我反嘲为出发的惟一。但这并非周星驰首创的。我不知道李欧梵有没有看过许冠文的电影,但基本可以肯定北大生于80年代的学生是没有看过的。
许冠文与其弟许冠杰的《鬼马双星》(1975)、《天才与白痴》(1975)、《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摩登保镳》(1981)、《铁板烧》(1984)等等,除了这些影片大受欢迎成为卖座电影和许冠文本人获得“冷面笑匠”称号外,这批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粤语片,更代表了那个时期的香港文化从岭南文化中脱颖而出的自我认同和肯定。周星驰的电影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如果脱离了许冠文电影去谈现在的周星驰电影风格或现象,无疑是脱离了香港文化的发展的轨迹而不切实际。
许冠文电影主调在小市民、小人物的诉求和他们生活在中下阶层的生存状态。这些电影全都是搞笑片,在片中又编又导又是主演的许冠文,无论是所饰演的厨师、保安人员或私家侦探,又或是驾车师傅,无一不成为当时香港恒生指数狂跌七百点、经济低迷期间,人们在迷惘中要得到解脱的寄望;也是随之后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他们自我满足的彰显。
从电视短喜剧中发展而来的Gag(发噱逗笑的点子)在许氏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是一个许冠文的年代。这些由语言、对白节奏和肢体动作构成的喜剧效果在这些电影中有着很香港、很明显、地道的本土岭南文化特色。内地人或即便长期生活在香港的外省人,也未必很清楚内中所说所笑的究竟是什么!豆砺硭恰、《半斤八》和《摩登保镳》三部影片分别创下当年香港中西影片最高票房纪录。
许冠文电影表达了一个香港由弱至渐强、开始腾飞的年代,也是一个香港人找到了身份的年代,它就有资格进行自嘲 自嘲从来就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的门槛不低。因而香港电影版图即便日渐缩小(自上世纪70年代中开始,香港的粤语电影逐渐失去了新加坡、越南南方和柬埔寨等重要市场)情况下,许氏电影却依然活得相当滋润。香港流行文化已渐渐成了不可替代的香港精神符号之一。
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许冠文,与生于60年代的周星驰,两人隔了整整一代。到了周星驰一代(包括王家卫等),也就到了所谓后现代时期。同样是小人物、小市民,但时代背景不一样了:香港人面对“九七”困惑,又出现对身份认同的疑惑,所产生的话语环境也不一样了,故对旧有的东西进行重使用、包装后,所谓“无厘头”也就从中而来。
同样是粤方言中的俚语、谚语,周星驰只是用了谐音或倒置性的方法,大玩语言游戏,就让人觉得即使是没有来由、不知所云却猛地觉得好笑;明知逻辑不通,却因为他一脸认真地说话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周星驰对许冠文电影中小人物、小市民的传承,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
到“后九七”时期,大局抵定,香港人不再惶惑,于是周星驰电影中出现了添加了内地因素、奇思飞扬的《少林足球》。虽然它经与许冠文的世界迥异,但仍然是小人物的神话。
许多内地观众没看过许冠文电影,对香港文化或对经过反哺的岭南文化也了解不多,所以当周星驰电影出现时就有较大反应;香港观众却因为先受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浸淫,加上许冠文电影的熏陶,再看周星驰的电影时故而不会出现任何惊讶。这是必然的。-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为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