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两件事较为引人关注。一是香港著名影星周星驰被聘为人大客座教授。另一件是金庸辞去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身份。如果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倒颇多玩味。
周星驰在娱乐界的影响以及贡献,这一点不必否认。不过,一名影视演员与高校的教职,这中间存在多远的距离?且不必说从教者必须要有硬性规定的教师资格从业证书等等,以及丰富的从教经验,就是面对高校的学生,没有渊博的知识,将如何胜任教师之职?
常言说:“教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些说法都表明教师这种工作不是一般人就能胜任的。否则,只会误人子弟。新近有报道说,周星驰在人大的第一堂课,并没有向学生讲授什么高深的道理或难得的知识,倒是他的新片《功夫》。高校大学生的一堂讲课,是否可以变相成为一堂定向投放新片广告的专?
再说金庸,这位写出17部经典武侠小说的大师,以研究历史为家底,在浙江大学苦战了几年,而今却自动请辞了。虽然他自己的说辞是“招不到合格的博士生”,但网民热议中提出的一名以虚构历史、写作见长的作家在历史教授方面可能并不合适这一点,是否也会是重要原因呢?
说到当前的教育,大家也是意见颇多。笔者的一位博士生朋友介绍说,当前博士生毕业想进高校都不太容易,或者得是博士后,或者得与高校当权者有些关系。由此看来,要做大学的教授,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即便只是“客座”,也不容易。因为明眼人都明白,请人当客座教授,并不只是一纸聘书的问题,还得有津贴之类。
所以,一些大学当权者可以拿着聘书和礼金,去聘一些与大学学术关系并不太紧密的人当教授,而真正学术根基不浅,术业有专攻的博士却反而难以进入高校,这不能不让人心生狐疑:现在的大学,还重视学术吗?
对于名声,高校确实需要。不过,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博士其实对于提高高校更为有效,也更为持久。社会知名人士的名声,在提高高校的名声方面,恐怕并没多少作用。毕竟,高校的名声,含金量在于学术大师的名声,而不在于请几个社会性的所谓“名人”。
所以,一般博士难进高校,而社会知名人士却能轻易成为“客座教授”,反映了高校当权者在高校名声问题上的严重急躁,以及长远目光的缺乏。
周星驰进了高校,金庸却离开了高校。在学术根基与综合素质方面,笔者个人以为,金庸先生可能比周星驰先生更适合高校。不知金庸先生会否成为周星驰先生的前车之鉴?
【稿源:新华网 作者:陆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