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到2010年,全世界的杂交水稻面积能扩大十倍”
中国新闻周刊:比起日本的超级稻育种,我们晚了10年,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袁隆平:为什么他们搞不成功呢? 主要是技术路线没走对,高新技术没有常规育种做基础是不行的,实验室里搞不出新品种,电脑里也种不出水稻,日本那个超高产的物种形态是电脑设计的,而我们来源于实践。
中国新闻周刊:怎样保持我们在杂交水稻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呢?
袁隆平:分子技术发展的很快,我国又相对落后,很可能人家就超过我们了,这是我很担心的问题。保持领先,国家支持是一方面,核心还是科研人员保持自由活跃的思想,要会动脑筋,有创新思想。现在很多人没有冲破禁区的勇气,主要是名利思想太重,把名利看淡一点,就不会怕失败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接班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袁隆平: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总也不能满足,不满足的动力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你是事业神圣什么的,好像也不尽然,也许这就是一种天赋。接班人有这种天赋很重要,此外他还要聪明,要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要有渊博的基础知识。
他还要有实践经验,要能下到田里面去。书本上的东西要懂,但我们不能被书本给束缚,要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实践得来的结果。
中国新闻周刊:据说,除了超级稻,你人生的另一个目标是把杂交稻推向全世界,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袁隆平:目前,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在推广杂交稻。比如越南,杂交水稻使其平均水稻单产增产40%。由于越南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它已经从水稻进口国,变成为亚洲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米出口国。
目前,全世界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150万公顷,我希望到2010年,能扩大十倍,每亩增产20%,就能增加3000万吨粮食。
中国新闻周刊:转让杂交水稻技术,要不要收费?如果你的目标和知识产权矛盾了,您选择哪个?
袁隆平: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商业头脑的人。现在,国家提出了“种子外交”,把杂交稻作为一个援外项目,我觉得是个双赢。我们通过无偿支援杂交技术,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我们的贡献,帮助当地免于饥饿。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文晔)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