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6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每年7月,是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最繁忙的时候。但今年的7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似乎比往年要更加忙碌———除了要接待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客,还要接待很多记者,向他们澄清:兵马俑并未遭受严重污染。
兵马俑遭受污染?
当事人称,这是一种谣传和误解
6月底以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人援引专家的话称,由于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享誉海内外的西安秦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兵马俑的鼻子和发型都有可能消失殆尽,双臂也有可能从身体上脱落。如果不加以;,兵马俑百年后将变成煤坑。
一时间,秦兵马俑的命运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此,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曹军骥告诉记者:“此前的报道完全是一种谣传和误解!闭鍪虑榈钠鹨蚴牵航衲3月,秦兵马俑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沙漠研究所四家联合启动“秦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研究项目。作为项目的承担者,曹军骥在接受几家英文媒体采访时,详细说明了这一研究项目的重要性?闪钊艘馔獾氖,媒体报道的结果却偏离了他的本意。
技术、资金都有保障
兵马俑的保存状态令人满意
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告诉记者:“目前来讲,兵马俑的保存状态是令人满意的,无论从技术还是资金配给上可以说都处于很高水平!彼,兵马俑在彩绘、整体牢固性、表面风化、霉菌等方面需要重点;。上个世纪90年代末,该馆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发掘现场的;すひ,首次成功地;ち苏宀驶媲刭。随后该馆又解决了出土之后的兵马俑整体牢固性;ず头乐贡砻娣缁任侍。
对于兵马俑早期发生霉菌的问题,吴永琪表示,霉菌在挖掘时生长很快,但都及时得到了清杀,目前始终处于该馆研究人员的控制范围之内。近年来,博物馆还通过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ぞ、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秦俑彩绘;ぱ芯、土遗址加固;ず托薷醇际醺慕、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さ瓤翁獾暮献,以派遣专家、提供仪器设备和资料信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等方式进行研究工作。
2001年,秦俑博物馆成立了“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4年成为国家文物局首批重点科研基地之一。2003年底,在秦俑博物馆又建立秦俑彩绘;ば薷词。
“目前我们对文物的;,不仅仅是事后的补救,而且还有提前预防,已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状态!蔽庥犁魉。
据了解,秦兵马俑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可观,其维护资金不存在任何问题。博物馆保管部主任赵昆告诉记者,旅游旺季来兵马俑参观的世界各地游客每天多达三四万人,淡季也有两三千人。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5亿元左右。赵昆说:“每年用于兵马俑的维护费用约为300万元,而且呈上升趋势!
向“零污染”努力
有关方面一直对环境严密监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吴永琪说,对于秦兵马俑这样的大型遗址博物馆来讲,进行遗址小气候和环境有害因素对文物影响情况的研究,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们就开始对环境(室外、俑坑内、展室及展柜内)进行了长期连续监测,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并据此进行了综合治理。禁止旅游车辆进馆、馆区全面绿化、一号坑大厅窗户改造等措施的实施,使馆内及遗址;ご筇诳掌蠸O2、CO2、飘尘等有害因子的含量明显降低;对二号坑大厅窗户及排风设备的改造,使坑内湿度降低了十多个百分点。
这些工作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物;た疾焱诺暮闷!肚刭感∑蚣嗖庥肫拦馈费芯肯钅炕够竦霉一繁W芫挚萍冀饺冉。
今年3月,“秦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研究项目正式启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期望在秦俑博物馆建立起能独立运行的文物环境实验室,架构文物保存环境观测系统,实时监测遗址区内对兵马俑等陶质文物有重要影响的微环境变化,定量研究文物保存环境中有害因子对文物的损害机理,最终为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的预防性;ば薷春统て诒4嫣峁├砺垡谰。同时,构造本遗址区文物环境数据库,预测未来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效、易行的治理和控制对策。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说:“有没有污染是需要科学鉴定的,要经过长期检测,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蒲У亟,绝对没有污染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正在积极地向‘零污染’的目标努力!(王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