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俄罗斯汉学家齐缘:汉学研究如何更接地气?
中新社莫斯科10月23日电 题:俄罗斯汉学家齐缘:汉学研究如何更接地气?
中新社记者 田冰
比丘林作为俄罗斯汉学一派开山鼻祖,留下诸多学术成就并垂范后世。俄罗斯汉学家塔季扬娜·科尔尼丽耶娃(中文名“齐缘”),在比丘林开创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学习、任教15年。她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工作,并坚持举办面向青少年儿童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等。如何让汉学研究更接地气?如何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传播中华文化?齐缘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以亲身经历分享了她的看法。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比丘林的汉学研究给当时的俄罗斯带来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如何评价比丘林对中西文明交流的贡献?
齐缘:尼基塔·雅科夫列维奇·比丘林院士是世界上第一位直接以大量中文文献资料原本为基础,向俄罗斯、欧洲乃至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文化的学者。他的研究思路有别于欧洲那个时代天主教传教士们笔记式的介绍,同时他不屈从于当时俄罗斯学术界以欧洲标准为尺度的教条学术模式,并全身心地投入其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并热爱终生。他的学术开拓成为俄罗斯汉学研究的顶层设计、初始基因,开启了俄罗斯汉学研究的新起点。
比丘林不仅留下大量严谨的学术书籍(有些至今尚未出版),还为社会公众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华文化的文章,在与社会各界精英的交流中介绍其在华生活经历,阐释东方文化的精致与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儒家思想精髓,让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也为之神往。当然,他也被当时一些评论家批评,但他很少为此做出反应。他曾说,“在我出版的所有作品中,我所展示的中国,就是她以现在的文明和道德状态存在的样子,而我所写的关于这个国家的内容,就是我亲自体验过的,我把它们留给善意的读者自己判断?!?/p>
中新社记者:在普通人眼里,汉学研究某种程度上就是学术象牙塔,西方学者也有意无意把汉学当成一种“博物馆文化”。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齐缘:汉学研究,从概念定义、对象领域、研究方法乃至传播实践都应当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应敝帚自珍囿于“小圈子文化”,否则路只会越走越窄。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及其前身的汉学研究就开创自比丘林等人。比丘林结束在中国的使命返回圣彼得堡途中,在恰克图受到当地俄商巨贾邀请开设汉语培训学校。这些商人在中俄贸易中收获颇丰,他们开设汉语培训的计划与比丘林传播汉学的想法不谋而合。比丘林为此编写了教材,设定了教学大纲,制定了教学原则。俄罗斯商人们与来自山西的中方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了一条始于武夷山脚下、通过恰克图等地到达圣彼得堡,并通往欧洲其他国家绵延上万公里的商贸通道,也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万里茶道”,而比丘林给这条通道添加了文化交流的钥匙。后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直保留了请中国“先生”教授口语的传统。这样看来,早期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里的“先生”们很大概率就是沿着“万里茶道”来到当时俄罗斯首都做买卖的中国商贾。
在恰克图开设汉语学校后,这套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并被当时的喀山国立大学东方系所采用,后来喀山国立大学东方系并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因此比丘林的学术研究同他的教学实践在最早作为俄罗斯科学院学校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完成了统一(比丘林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毫无疑问,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汉学教育也有着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血统。
除了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比丘林还希望普通公众通过其文章介绍,感受他体验过的、实实在在的中国生活和中华文化传统。在那个时代,比丘林已在其最大能力范围内完成了文化交流桥梁的使命。也正是以比丘林为代表的一代代汉学家的不懈努力,使得俄罗斯成为汉学研究大国。
作为比丘林在汉学学术领域的后辈学人,除了秉承其严谨的学术作风、开阔的学术涉猎、面向实践的有效教学外,做好跨越文化的桥梁,成为沟通两国人民心灵的使者,更是我们应从比丘林身上继承的。当然,开展这个领域的工作确实很不容易。
中新社记者:以您的经历来看,汉学研究和实践,如何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阐释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让大众更加了解中国?
齐缘:我从儿时就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要归功于我的母亲,她给我讲述她小时候,20世纪50年代,常常攒很久钱购买《中国》这本杂志,还给我讲很多有关中国的故事。后来,父母帮我认识了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退休的汉学家,我开始尝试着跟他们学习。
后来我考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其间在中国进修,并与我先生相识结婚,随后他也入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汉语,成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汉语的中国“先生”。
从2010年开始,我与我先生就利用业余时间在社区少年宫、图书馆,义务向俄罗斯青少年儿童介绍中国文化传统,我想让孩子们像我一样,从小就体验到认识中国的幸福感,当他们长大后,童年的快乐回忆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怀孕时也依然没有放下这项工作,也算是对孩子的胎教吧。
我们讲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但随着时间推移,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
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接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我们一家有幸受邀参加观礼。他指出,两国青年要勇于担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携手努力,互勉共进,将实现自身理想融入两国发展振兴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伟大事业中,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一刻让我确信,我们做的活动是值得的。
今年我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在俄中双方很多机构支持下,我们举办了“民相亲心相通‘万里茶道’上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文化走入社区系列活动”,全年面向圣彼得堡市广大市民,在圣彼得堡市中央公共图书馆、中心区图书馆与莱蒙托夫儿童图书馆三层机构,以“万里茶道”为轴线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举办了20场。同时还在俄罗斯科学院与俄罗斯博物馆举办相关学术交流,邀请俄罗斯汉学家、文化学者、武术冠军等为市民讲解展示中华典雅艺术与民间艺术的精华,同时请市民亲自体验、动手参与形成互动。(完)
受访者简介:
齐缘(塔季扬娜·科尔尼丽耶娃Татьяна Корнильева)博士,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普希金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副教授,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附加专业教育主任。
从2008年开始从事汉学、汉语、中国文化的教学、翻译工作,并从2011年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推广中国文化。翻译的当代中国作家作品有:笛安《胡不归》(2014)、王威廉《第二人》(2017)、林渊液《黑白间》(2017)、田耳《一个人张灯结彩》(2018)。先后发表学术文章《中国文化中的龙生九子观念》《中国传统屋顶上的跑兽文化浅析》《中国文化中的紫微大帝》《齐天大圣:文学人物与崇拜对象》《中国的佛教节日》《京剧中的关羽脸谱》等。近年来也从事中国影视剧集俄文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