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7日电 “几千里路,两年,新的事,新的人。战时香港所见所闻,唯其因为它对于我有切身的、剧烈的影响,当时我是无从说起的!——《烬余录》张爱玲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正当华人大导演李安改编自张爱玲小说《色.戒》的电影,在各地如火如荼上演之时,自十月十五日起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一连八天在该校图书馆举行《张爱玲的香港传奇(1939-1941)》公开展览。它首次公开展示张爱玲大学时期的香港经验,透视她的心路历程;同时也展出了张爱玲的《谈色,戒》珍贵初稿、其港大学生记录、从没发表的个人笔记,以及她不同版本的个人著作、相片和个人证件。
在开幕招待会上,张爱玲遗产监管人宋以朗先生致辞时,提及张爱玲与他父母宋淇夫妇的深摰交谊。他表示,希望透过是次展览,把张爱玲的珍贵资料、文学价值和奋斗精神,传承下去。
张爱玲曾经三次来港居住,而一九三九年却是她首次踏足香港。当年十八岁的她入读港大文学院,选修中文及英文科,成绩优异。一九四一年日军入侵,香港沦陷。香港大学此时变成了临时医院,张爱玲还担任看护,见尽人生百态。不久她便返回上海并将在港大的亲身经历写成《余烬录》。
虽然生活、学习单调,但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环境,使张爱玲有了清晰的印象,这为她日后在作品中对西方文化、历史的驾驭,奠定了基础。据书载,正是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张爱玲发表了她的处女作。这是她涉足文坛前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唯一一篇作品。两年多的香港经验,已成为张爱玲绽放一生光华的重要阶段。
这次展览的多数展品,是由宋以朗先生提供,如有张爱玲亲笔签名的《倾城之恋》等著作以及《谈色.戒》初稿。“初稿”表露张爱玲回应刊于当年台湾《中国时报》内署名“域外人”对《色.戒》的批评。是次展覧,香港大学则展示了张爱玲的入学证明,上面附有她戴着圆厚眼镜的学生照。但上面的出生日期为九月十九日,与后来她申请美国绿卡时所填的九月三十日不同。
香港是张爱玲奋发的台阶,港大文学院院长雷金庆教授指出,张爱玲是当代文坛传奇作家,根据张爱玲的学生成绩记录显示,张爱玲校友在文学院念书时成绩优异,特别是中国文学、英国文学及历史科,港大文学院着重中西文化及语文训练,张爱玲的成就,可作为师弟妹们的学习榜样。
据悉,香港大学有关张爱玲的活动还将陆续推出,包括开办分析其作品的大师班,以及由大导演李安主讲的论坛等。( 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