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下发了24号文,强调要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廉租房建设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那就是廉租房应该建在哪里?众所周知,地方政府把土地出让当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越是市中心的土地出让价格越高,地方政府建设廉租房的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又怎么愿意牺牲高价土地建设廉租房?于是,我们看到了令人忧虑的一幕,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越来越远离市中心,有机会享受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人群实际上在被边缘化,这有可能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隐患。
法国2005年骚乱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2005年11月,法国巴黎郊区因两名少年在躲避警察追赶时触电身亡,此事引发骚乱并迅速扩大化,波及法国200个市镇,数千辆汽车遭焚烧,一些店铺、银行、物品储存库遭砸遭抢。法国后来对这次骚乱发生原因进行的总结:法国大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挤出效应,穷人(许多都是移民)搬迁到郊外聚集。但法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仅仅是通过在郊区集中兴建大批廉租房来解决这一问题,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富人区”与“廉租区”!傲馇本鸵祷嵘、生活环境恶劣、治安差,在此居住的人更难摆脱贫困。久而久之,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举世关注的骚乱。
在骚乱结束后,法国政府改变了政策,出台了以“贫富混居”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计划”。根据该计划,今后房地产商想在某个区域开发大型楼盘,必须向法国政府承诺其所建住宅含有一定比例的廉租房,否则就得不到政府的批准。建设廉租房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出,控制权也理所当然地归政府。法国政府通过这样做,让穷人和富人自然地走到一起,消除隔阂和对立。
实际上,不仅法国,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建造廉租房时,都考虑了贫富对立的因素,也考虑到了穷人生活成本和就业机会的因素,也因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廉租房都不是建在生活不便的远郊,被彻底边缘化,而是建在市中心地带。
在美国,1949年,美国修订的《住房法》批准政府建造公共住房,美国建造了大约130万套公共住房(廉租房),根据1991年的数据,74%的公共住房建在市中心。在日本,其廉租房“扎堆”建在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占日本全部廉租房的50%以上)。并且,这些廉租房都是建在距离市中心很近的地段。
难道美国和日本不懂得在市中心建设廉租房所付出的成本是多高吗?不是,因为倘若不这样做,就容易埋下不安定的隐患,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法国的例子再明显不过了。
但是,我们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仍然在带着“施舍”的心态对待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问题。在他们看来,只要给无房户一个安身之地就足够了,房屋所在的位置是无所谓的。事实证明,这种认识不仅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北京天通苑、回龙观等超大型居住区是经济适用房聚集区,仅天通苑居住区占地面积就达到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如果包括小区范围内的其他一些项目,超过千万平方米。天通苑小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近30万人口、名副其实的超大居住社区,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规模(根据通行的城市规;直曜,20万人至50万人为中等城市)。
由于这里远离市中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落后于城区,就业机会也非常少,由于属于低收入者聚集区,外来投资者对在这些地段投资也兴趣不大,这使得这一带成为一个庞大的贫困带。天通苑小区现状引发有识之士的忧虑。据报道,最近几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了多个关于天通苑小区的各种议案提案,仅北京市政协近年来就有64人次提交了38件提案。
在北京市为解决天通苑小区问题深感棘手的时候,那些正计划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地方,应该引以为戒,本着以民生为重,本着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抛弃“施舍”的心态,把廉租房等建在生活成本低、就业机会多的地方。(陈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