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内地尚属于很小部分人群才能享受的廉价房,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却已经实行得十分发达完善。这些都将成为中国能够吸取的经验。
来自香港的上海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谭百强介绍:“放眼香港,政府对于大众的生活和福利保障是很完善也很人性化的!薄50%左右的香港低收入阶层市民都是居住在政府出资建造的廉租房里面的,我们称之为廉租屋、居屋,但由于前10年大力兴建,所以目前基本停建。一般来说,居屋基本选址在香港较偏远区域,类似上海的外环线附近,外观简洁、内部简单装修,且面积较小。如果住居屋的市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经济能力有了较大改善,可以向房屋局购买居屋作为私人财产。当然,政府对于申请对象的要求和条件也是公开透明化的,同时参考周围私人居屋的情况,以低于市场30%的价格出售给有资格的申请人士。只要符合条件经过审核即可,只是在时间上需要等待至多二三年!
事实上,香港的房地产供应存在一个梯级的金字塔结构。
第一个梯级是廉租房,占整个房地产住宅市场的30%左右,由政府提供,租金低于市价50%以上,香港收入最低的市民大多住的就是这种廉租房,虽然政府允许达到一定条件的居民可以购买廉租房,但由于租金低廉和转手不易,居民普遍没有购买需求,这也防止了借廉租房来投机或投资;
第二个梯级是居屋,类似我们的经济适用房,占整个房产市场的15%左右,售价比一般的商品房便宜40%,但相对于商品房来说,它的户型偏小,密度较高,用材档次比商品房也较差,居住质量能够明显和商品房拉开距离,让买得起商品房的人不会对居屋产生兴趣;
第三个层次则是由完全开放的房地产市场提供的商品房。
而新加坡实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适用房大规模(组屋)建设制度,为了保证这类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新加坡成立了经济适用房建设总局。目前80%的新加坡人都住进了组屋,使得新加坡住房私有率超过60%以上,其中93%的居民拥有房屋的产权,另外7%的低收入家庭向政府租赁廉价房。同时,不同的收入群体买不同样式的住房。
香港政府投入巨资建造公屋,并于2005年将香港房委会下的公营资产打包,作为香港第一个REITs——领汇上市,成功完成了公营资产的公众化,并且收益一路飙升。
“香港政府对于市民购房的引导是呈阶梯状、循序渐进的。但是如果说要完全照搬‘香港模式’嫁接到内地,也不太现实,毕竟‘僧多粥少’,有太多方方面面的东西需要去协调,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以目前内地的情况,关键是如何做到有效而合理的分配,保持房产市场良性可持续发展,有计划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只要认准正确的方向,同时政府通过联手企业逐步加以解决,那么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也就有个盼头!碧钒偾咳衔。(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