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鲁迅论坛”上,对于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减少的问题,部分与会者给予了关注——
中学课本,鲁迅该轻该重?
最近湖北某报报道,今年秋天,当地高一学生将不会在课本中读到鲁迅的《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据了解,早自2004年开始,许多省的高中语文课本就减少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中学课本里鲁迅作品减少不仅是一个“有时效”的新闻话题,8月中旬在上海召开的“2009鲁迅论坛”上,它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文学史研究、经典作品的传播与阐释、人文教学如何去技术化等问题的议论和关注。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已经有6—7个版本,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打破了人教社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而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数量和篇目也在“打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人提出现在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指出鲁迅作品怪僻、与时代脱节,学生难以理解,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应该减少比重。那么,怎样理解鲁迅作品的令人“费解”?如何看待新编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重新编��?教材编选与文学史研究应该保持怎样的联系?
读得懂《论语》,读不懂鲁迅?
如何让学生走进鲁迅世界
“像《社戏》、《故乡》等课文,生动有趣,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一些杂文和小说,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以及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刻性等原因,鲁迅作品教学中确实存在学生难懂、老师难教、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的现象�!比私躺缧掳娓咧杏镂慕滩闹葱兄鞅喙酥ū硎�。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邓虹老师告诉记者,她曾在一个理科实验班级做过调查,42名学生,喜欢鲁迅的只有6人,但邓老师发现,学生不喜欢鲁迅,很大原因是他们没有走进鲁迅的世界,没有走进,何谈喜欢?
浙江大学教授黄健则认为,我们过去讲读鲁迅作品,往往用僵化的观念生搬硬套,用概念去图解鲁迅作品;另一方面,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常常一个“偷”字讲了半堂课,却没有让学生去领会鲁迅的精神和灵魂,人文课成了技术课。这都会引起学生的隔膜甚至排斥。讲鲁迅,就要讲出鲁迅作品中最有普适性和经典性的东西,讲出鲁迅作品中那些激扬生命的东西。
“孔子距今2500多年,《论语》至今仍作为中国文化经典在学校中传承,为什么离我们不到100年的鲁迅作品反而就读不懂呢?”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反问道。
“我们在选编鲁迅作品时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由浅入深;在讲解鲁迅作品时,把鲁迅作品放到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去理解。读懂鲁迅的关键是老师�!惫嗣髟侗硎�。
对于鲁迅语言晦涩的说法,中山大学教授邓国伟不以为然,“鲁迅的白话文吸收了古代文化的精髓,讲求韵律,有蕴藉,如果文学作品都是大白话,像白开水一样还有什么味道?几千年的文学创作,文言文的用词造句,只要还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有所继承,鲁迅就是成功的例子�!�
把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立起来不是中国语文发展的方向,一味强调口语化是值得反思的。
专家表示,中学生理解鲁迅也许存在一些障碍,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难以克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克服这些语言和语境障碍,感悟鲁迅的人格、精神和关怀,这本身就应该是学习的必经过程。但是这给直接面对学生、教学任务繁重的一线语文教师无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对鲁迅理解的程度,他们讲解鲁迅作品的水平,能否带着学生走近鲁迅的世界,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鲁迅与课本,谁更需要谁?
如何理解鲁迅选篇变化
据顾之川介绍,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补充的方式,而人教社的必修教材课文数量由之前的160余篇减到现在的80篇左右,减少到老教材的一半,所以鲁迅作品选篇数量也相应有所减少,这属于正常的情况。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选文的范围也日趋多元�;平∷�,“鲁迅不是完美的,语文课也不是鲁迅课,如果从诸多的鲁迅作品中拿掉几篇,选一些经典作家的名作,让课本丰富起来,也是好事�!�
“不选鲁迅选谁?”黄健反问道,“鲁迅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他树立了新的文化理念和现代价值观,他的文章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这就是鲁迅在语文课本的独特价值,关键在于选哪些,怎样讲,能不能让学生接近鲁迅的精神世界�!彼倮�,对中学生而言,鲁迅有些杂文历史语境比较复杂,撤掉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但像《过客》则应该入�。喝松那胺绞欠啬够故窍驶�?人生的意义何在?应该怎样面对生命?这样的文章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应该入选。
相比于人教社老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各地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有的被撤掉,有的篇目发生了变化,但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限度,那就是确保中学生能够读到鲁迅最经典的名篇,比如《祝�!�。
“我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时,经过反复阅读、比较各家作品,更具体地、深切地体会到,鲁迅作品的语言、篇章结构、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都明显地在众人之上。比如他对阿Q这个文学典型人物的创造,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无出其右者,就是说不能不选这一篇�!被Ψ洞笱Ы淌谕跆杀硎�,鲁迅当前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不可取代的位置是由鲁迅的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决定的,“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
鲁迅消隐,金庸登场
语文课本与文学史如何互动?
近年来,所谓“鲁迅消隐,金庸登场”的语文教材改革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指出,这是大势所趋,只要稍稍留心近些年学术界的研究动向,就会发现随着文学史的重新书写,对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金庸等作家的研究越来越多,鲁迅研究早已不再是一家独尊,而这种文学史的书写必定要影响语文课本的面貌。也有人指出,中学语文教育与文学史研究并不是一回事。
从事多年现代文学研究的邓国伟认为,在当前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中,许多以前不太受关注的作家陆续浮上水面,非常丰富,但不能想象21世纪的语文教材中没有鲁迅作品。有人认为语文教材中只有鲁迅太单调,还要加上梁实秋、金庸,这可以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丰富并不意味着搞拼盘,不是梁实秋、金庸与鲁迅平起平坐,更不是他们的文学价值在鲁迅之上。语文教材在选文的时候,鲁迅绝对是一个重镇。
曾经担任过中学语文教师的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汕头大学教授王富仁认为,当前学术界一些人对鲁迅及其提倡的方向存在拒绝的倾向,有的一谈到鲁迅就百般挑剔,一谈到周作人就关怀备至,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如果仅仅因为社会上种种不正常的思想情绪,就慌慌张张地把那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章删掉,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表现。
王富仁说中学语文课本的编选不同于文学史编写,它最根本的是关心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增加或减少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本身不是大问题,关键的是在什么样情况下谈这个问题。如果社会普遍重视文化精神,即使少选几篇鲁迅作品,那都是可以的。如果个人主义的风气盛行,很多人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在这种氛围下,鲁迅的作品就不能少。鲁迅的文章,比如《药》和《为了忘却的记念》,饱含着对社会正义、民族前途、甚至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联系,对当下的青年的心灵和思想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育与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尴尬,黄健感触很深,他表示,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很多人用的还是那些僵化生硬的程式化语言,这与近年来学术界对鲁迅精神的种种鲜活的阐释和多面的理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利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激活一些中学语文课堂对经典作品的讲读,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与鲁迅对话,从而形成独立的思考,是促进当下鲁迅作品教学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报记者 董 阳
刘思宇 摄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