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8日电 BBC中文网刊发题为《由张爱玲这口“古井”引发的》分析文章,对近期由电影《色·戒》引起的一些现象进行了透视和剖析。文章认为,“张爱玲热”折射出文艺界题材贫乏和“一窝蜂”的跟风创作现象。
文章称,圣诞未到,中国大陆游客提前涌来香港,他们以“自由行”方式,挟强势人民币南下,在香港扫荡大减价的百货。这些游客穿行大小店铺之余,往往会花3小时步入电影院线观赏李安电影《色·戒》。
《色·戒》虽已于11月在大陆公映,但由于大陆版删除了近10分钟的性爱场面,大陆游客宁愿花75港币看一场《色·戒》电影,而不愿买一张大陆删节版《色·戒》的DVD,尽管香港版《色·戒》比台湾版《色·戒》又少了几分钟。
虽说大陆游客纷纷南下观赏《色·戒》,但绝大部分内地人也只能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欣赏这部影片。公映才一周,被删去部分激情戏的《色·戒》,在大陆票房已超过一亿元人民币,这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渡·戒》在港台已经放映几个月了,有关它的话题渐渐淡去了,不料,李安的《色·戒》在大陆放映,连同张爱玲的小说《色,戒》(电影是《色·戒》,小说是《色,戒》,不能混同--作者注),却在大陆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色·戒》大争论
先是一批北京的大学生致信国家文化部长,呼吁抵制"滥俗文化"和"黄奸毒文化",严打"色戒汉奸文艺"。他们来自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继而,北京乌有之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属下的书社,11月中旬在北京大学资源宾馆举行"周日影评沙龙",点评李安的《色·戒》,与会者对《色·戒》和《色,戒》展开批判。在乌有之乡、强国论坛、天涯小区、凯迪小区、西祠胡同等网站,不少网民纷纷口诛笔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纪苏的《中国已经站着,李安他们依然跪着》,女导演周国瑾的《<色·戒>是一部可疑的充满政治隐喻的政治电影》,自由时评人郭松民的《政治的张爱玲》等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
有意思的是,这些批判文字都没能在传统纸质媒体上发表,主管宣传和文化的部门也没有禁止这些声音在网上传播。更值得玩味的是,海外得奖的文艺片,在大陆素来卖座不佳,而《色·戒》这样一部激情戏删节的文艺片,在大陆票房节节攀升,令很多发行商眼红。于是,近期上映的几部影片纷纷跟风,"祭"起"删节裸戏"的宣传语,竟然将其视为争夺票房的法宝。弱智的片商不学李安拍摄创作的严谨,只是简单复制营销路数。
“删节露点戏”
文章指出,影片《苹果》上映以来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发行商的宣传紧紧扣住女主角范冰冰的"露点戏"。在剧中,范冰冰饰演进城打工的洗脚妹,和丈夫(佟大为饰)在浴室有一场情欲戏,而在另一场合,喝醉的她被洗脚店老板(梁家辉饰)强奸,这些所谓"露点戏"在被删节了,片商借此作为宣传绝招。其实,香港的完整版中,所谓的"露点戏"只是一晃而过,没有一个观众能看清楚"点"。
《凤凰》上映,又传出情欲戏被删,主角中井贵一与苗圃越狱后逃亡途中在山洞里有一段野合激情戏,大陆版删除了,剧组四处宣传说,这部电影"比李安的《色·戒》还要大胆","拍摄时清场,唯有导演和摄影在场","只能在外国看到完整的片子",不过"情欲戏部分还是有所保留","影片不会因这样的删除而改变史诗情爱的质量"云云。
张爱玲作品依然是文化热点
文章称,以"删节露点戏"为卖点,是一种跟风。影视圈的"张爱玲热"成了时下一种现象,这又是另一种跟风。由张爱玲代表作《倾城之恋》改编的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时下正在浙江横店拍摄。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出任编剧与监制。
张爱玲的原小说2万字,邹静之花了2年时间改编创作,这是他第一次非原创的改编剧本。据知,他加入了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前史",让白流苏更饱满,范柳原更迷人。邹静之说,他挑战经典,是出于对张爱玲的崇敬,但他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担心挑剔的"张迷"们不满意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改编。张爱玲的味道要求实还原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张潮"又热
李安的《色·戒》改编自张爱玲一部并不被人们熟知的短篇小说,却被视为2007年华语电影中最重要的作品。"谈张"成了热门话题,"看张"也成了一种时尚。60年前,张爱玲著称文坛。60年后的今天,她与她的作品依然是文化热点。张爱玲不只是一个名字,她乃至她笔下的故事和人物一再引起人们追捧。这个时代对张爱玲的膜拜,始于十多年前。被改编的电影就有,香港导演许鞍华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台湾导演但汉章的《怨女》,香港导演关锦鹏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海上花》,电视剧有《半生缘》、《金锁记》等,以及根据张爱玲传奇人生创作的《她从海上来》,被改编而搬上话剧、音乐剧舞台的张爱玲作品更多,最近就有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这部话剧经两年波折,终于在2007年年末亮相上海、北京舞台,成为中国话剧百年的压轴之作。这股"张潮",在李安的《色·戒》热潮尚未远去之际,随着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或许又会带来新一轮"潮"。难怪香港作家李碧华说,张爱玲的作品是"一口古井"。这股"张爱玲热"还能持续多久,当然不得而知,但从中却折射出文艺界题材的贫乏和"一窝蜂"式的跟风创作现象。 (作者: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