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9日电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珍藏着800多件台湾文物,该馆是大陆珍藏台湾文物数量最丰富、内容最权威、品质最完好的博物馆。这些台湾文物证明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厦门日报报道,厦大人类博物馆中800多件台湾地区文物,分为史前文物和民族文物两大部分,基本上是由厦大人类博物馆第一任馆长、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收集的。它们从台湾漂洋过海,在这座古朴的建筑里静静地度过了70多年的时光。
该博物馆深深吸引海峡对岸的考古专家。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著名台湾史前文化专家连照美女士,看到这里的台湾文物后十分惊讶,连称“出人意料”。已故的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院士来过数次,并与厦大学者进行交流。他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台湾原住民来自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厦大人类博物馆的这些台湾文物恰恰为张光直院士的论点提供了论据。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副馆长邓晓华教授评价说,厦大人类博物馆是大陆珍藏台湾文物数量最丰富、内容最权威、品质最完好的博物馆,至今没有一家博物馆可以超越。
圆山遗址文物证明闽台同源
在厦大人类博物馆的史前文物中,台湾圆山遗址文物是在大陆仅能看到的一批台湾新石器时代的珍品,是林惠祥于1929年和1935年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台北调查发现并捐献的部分文物。
台湾大学和台湾“中研院”也有圆山遗址的文物。邓晓华说,台湾“中研院”文史馆有一个专门的展厅来展出台湾的史前文物,还特别标注这些文物是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林惠祥收集的。
这些文物为什幺有这幺大的学术价值?邓晓华介绍说,他曾经去参观过台湾的卑南文化遗址,那里的文物和厦大收藏的台湾台北圆山出土的小石锛、石斧、有段石锛、有肩石斧等器物一模一样,而更重要的证据是,这些器物和福建建阳、闽侯、长汀等地出土的器物形制和大小都非常相似。
“地点不一样,但出土的器物却一样,这是最有力的证据,证明早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便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陆和台湾是同源的!钡讼担=ǖ拿龊铌际轿幕瓯,距今4000至5000年,石器以小型石锛、有段石锛及石镞为主,陶器大多是釜、支座、罐之类,与台湾的圆山、凤鼻头遗址是同一个系列的。从文物的年代测定来看,福建地区早,台湾地区晚,这说明进化是从大陆东南沿海到台湾地区的。
台湾原住民文物十分丰富
台湾原住民是指在台湾省土生土长的人群,他们在汉人迁徙到台湾岛之前就长期生活在那里。考古资料表明,台湾和大陆有悠久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文献记载中三国的“三夷”、隋代的“流求人”、明代的“东方夷”和清代的“番夷”是不同时期台湾原住民的不同代称。台湾原住民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厦大人类博物馆从服饰、艺术和日用器皿几个方面展示了原住民的文物。
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泰雅族贝珠衣是泰雅人头领在重要仪式性场合穿着的盛装,非常珍贵,所辍的贝壳珠达6万多颗。
邓晓华说,流传在大陆的贝珠衣有几十件,绝大多数由林惠祥收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根据教学和研究的需要通过“教育部”进行分配到各校。中央民族大学就收藏有17件,复旦大学也有。
此外,博物馆还有台湾北部泰雅人精美的披肩,色彩鲜艳,纺织精美,说明当时他们的纺织业很发达,对织物、颜料利用技术高超。台湾学者张光直对此很感兴趣,希望从中发现哪些植物和人类关系最密切,又是怎幺被利用的。
镇馆之宝是一张清初台湾地图
被称为厦大人类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清初彩绘台湾地图”。这张台湾古地图是大陆现存最早的一卷珍贵的手工绘制地图,绘制时间在乾隆52年之前,属军用综合性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居民点有同安厝、龙岩厝等,说明闽台亲缘关系由来已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块领土。
邓晓华说,地图的尺寸、地形和现在的军用地图相差无几,而且是手卷式的、山水画风格,实用性很强。因为是当时的清朝政府绘制而不是民间所画,更说明台湾当时就是中国的领土。
这张地图是1950年林惠祥在厦门购买的。去年,台湾地图学会会长来博物馆参观,见到这张地图,认为十分珍贵。
博物馆还有一艘高山族独木舟,是上世纪50年代厦门渔民陈乌糖在台湾海峡出海捞回并捐赠给博物馆的。这种独木舟是用树干挖空制成的,即使船翻了也不会沉下去,看上去不起眼,但却是当时台湾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博物馆门口安放着四门铁炮。邓晓华说,这些炮造于清代嘉庆年间,是放在岸上的海防炮,用来守卫台湾海峡。此外,博物馆还有郑成功造火药的石臼、郑成功军队的饮马槽等文物。(王文静、王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