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华人首富”之称的香港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表示,他将把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这意味着,总额约480亿港币的财富将被用于香港和内地的慈善事业!盎耸赘弧币蚨步晌盎耸咨啤。作为极具影响的公众人物,李嘉诚此举不仅提升了个人形象,而且对于整个华人世界都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作用。而在华人财富占世界比重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反思华人社会捐助文化的缺失和不足,可谓正当其时。
如何处理身后巨额财产终究是富豪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处理的方式无非有两种,一是作为遗产留给子孙后代;二是捐赠出来反哺社会。前一种方式固然无可厚非,后一种方式却更为人称道。而两种方式所占的比例,则反映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身外之物”的两种处理方式
先说第一种。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类乃至动物界得以繁衍昌盛的前提和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富并非好事。被喻为“股神”的美国超级富豪巴菲特就认为,给子孙留下巨额财富会使他们失去生活的热忱、做事的成就感,甚至丧失自尊和毅力,导致堕落。历史上的前例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基于此,巴菲特决定,把大部分财产都捐给比尔.盖茨夫妇创立并掌管的慈善基金会。至于盖茨夫妇自己,他们早就宣布把99%以上的财产捐献给社会。
相比之下,把巨额财产捐赠给社会,其正面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慈善基金大都用于救贫济弱、预防疾病、发展教育等公益事业上。这实际上是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而且是一边倒地向弱势阶层倾斜。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无疑有着重要的补充意义。这一点,并非仅仅是满足了富人们的道德需求,而是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由于贫困和不公往往导致“仇富”等反社会心理,许多现代犯罪常带有浓厚的报复社会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贫富分化的受害者。而公益捐助,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直接受益者身上,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平衡贫困阶层的失衡心理,从而有助于建立和谐、和睦、和气的社会氛围和心理。这样的社会氛围,受益者无疑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因之,富豪们把财富反哺给社会,就像从森林从土壤中吸取营养,最终又以落叶的形式回馈大地一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循环。
华人社会应学习西方的 “捐赠文化”
今天,慈善捐助在西方社会已经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传统的慈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早已誉满天下,受益者不计其数。新的基金会,如比尔.盖茨—梅琳达基金会,已呈后来居上之势。基金会对于西方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作用,已成为共识。随便举个例子,美国的一流高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金斯大学等都是由私人捐助建立的。谁能说清这些教育和学术机构,对美国乃至全人类的贡献有多大?
相比之下,中国的捐赠文化和富豪伦理都有待加强和改进。传统上,中国是一个重亲情、重伦理的宗法社会。由此造成祖碟谱系意识非常强。慎终追远、光宗耀祖,成为中国人教育后代的重要内容。这样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使得中国人的历史感和传承意识比较强,而把财产遗赠给后代,正是这种传承文化的必然结果。传统上,中国人的捐赠意识是极其薄弱的。
当然,这样的状况也与商品经济不发达有关。随着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台湾等华人社会的经济腾飞,海外华人富豪也纷纷解囊,回报社会。香港的邵逸夫、李嘉诚等,就是几个例子。今天,“逸夫楼”遍布于祖国内地的高校,而“长江计划”之类的助学和助教项目也为数不少。就内地而言,虽然热心公益事业的富豪也越来越多,不过,总的来说内地的捐赠文化还没有形成气候和氛围。不久前的民调显示,内地的大多数人,包括普通百姓,都不赞成开征遗产税?蠢,捐赠要成为社会风尚,还须各界共同努力。这次李嘉诚先生再兴善举,又一次为华人世界树立了榜样,体现了他“兼济天下”的儒者风范。(来源:香港《文汇报》文:余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