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北京人过年,不论贫富,有一本书,必然是要买的,那就是历书。清代因为是皇家天文律历机构——钦天监颁发的,所以又叫“皇历”。
现在看见过旧时历书的人越来越少了,那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其内容主要是讲当年的天文和节令:什么某日某时某刻立春呀,黄道、黑道呀,日蚀、月蚀呀,某日宜不宜沐浴呀,某日宜不宜出行呀……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民国以后,还印上什么总统何人,总理何人等等。小户人家买上本这样的小书,许多问题都能解决。于农家则更为重要,因为一年不违农时,辛勤耕作,全靠它呢。自然,用科学眼光看,历书中确有不少迷信内容;而用历史的眼光看,那又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和生活面貌。其中也有不少科学的成份,如“黄道”、“黑道”,一般人不知道是什么,以为纯属迷信玩艺儿;如有天文知识,了解了它的含义就会知道,其中是有很深奥的学问的。
在历书正月初一到初五这五天中某一天的小格下,除有黄道、黑道、宜否沐浴、宜否嫁娶等小字外,还用大字印着“喜神正北”或“喜神西南”等字样。这是干什么呢?这是在告诉人们,这天是每年一度的“迎喜神”的日子。何谓“喜神”呢?其义有三:一是旧时称遗像为“喜神”;二是旧戏台上用的假小孩,如《四郎探母》中铁镜公主抱的婴儿道具叫“喜神”;三是吉神日“喜神”。迎喜神当然是指这第三种,即迎喜神。
迎喜神虽属迷信,但喜神并不是凭空想出的一位神灵,而是计算出的一种方位。据《协纪辨方书》记载,喜神方位要按干支日时和八卦方位计算。如甲巳日在艮方,寅时;乙庚日在乾方,戊时;丙辛日在坤方,申时;丁壬日在离方,午时;戊癸日在巽方,辰时等等。
历书查明喜神方位,皇家要举行仪式,按喜神方位,赶神牛到郊区以迎喜神。牛要披红,鼓乐以送;司牛官要鸣鞭,谓之“鞭春”,以尽一日之欢。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农事风俗。
民间养牛之家,也要举行此典,这是十分有趣的。到迎喜神那天,把在黑乎乎的牛圈里关了一冬天的牛牵出来。牛乍见亮光,眨巴眨巴大眼睛,颟顸地向村外走去,后面跟着大人孩子,敲着锣鼓,赶牛人把长鞭子在空中一抖,发出拍拍的声音,既脆又响,但不打在牛身上,谓之“响鞭”。牛到了郊野,奔啊,跳啊,用角触弄田畔的泥土,欢乐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