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话筒”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在2007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典礼上,天津电视台李明娟主播的《天津新闻》获得电视播音作品奖,李明娟因荧屏而耀眼,因《天津新闻》而成为津门“品牌”。然而这位“金话筒”奖得主却说:“我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我并不是一个聪明人,很平凡很普通,我需要正视我自己,因为不聪明我就要很努力,我需要很谦虚,只有自省才能清醒。”
并不比别人高明
记者:据说你最早走上主持人这条路缘于大二参加天视《走向金话筒》栏目的招考,而现在终于拿到“金话筒”奖了,领奖的时候,对这种巧合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慨?
李明娟:事后才发现这个巧合,也是一种机缘吧。之前参加初赛、复赛,一轮轮下来心都是提着的,拿这个奖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荣誉,而是天视综合实力的标志。所以我知道获奖时很紧张,上台领奖时反倒很平静,没有特别激动。
记者:“金话筒”奖带给你最多的是什么?
李明娟:压力!因为我还比较年轻就拿到这个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奖项,我会反思——以后我该怎么做?这个奖对于我既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要求我要达到一个新的高点。我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这次参评,我看到报名者中很多实力雄厚的前辈,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这也是我获奖的另一大收获。如果把获奖当作一个“分水岭”的话,之前我严谨随性各占一半,之后我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上,要对得起这个荣誉。
表面平静见功力
记者:有人理解新闻主播是照本宣科的“播报员”,你怎么看?
李明娟:新闻主播的反应能力要超过自己的语速,这样才能一气呵成,这种反应能力并不是一张嘴就有的,尤其是时政新闻,能一字不错念出来也需要知识的积淀;对于社会新闻,你若不了解新闻背后的事态,就会影响播报时情感的准确表达;而对于医药、科技类新闻,如果对相关专业知识一窍不通,不可能拿过来就读。播音员作为播报终端,还需要他(她)能准确表达每个记者所提供的风格不同的稿件,这些都是需要基本功的。实际上越是花里胡哨的越能糊弄人,见功力的往往是表面很平静的东西。
记者:《天津新闻》因为内容的严肃性,会不会使播报方式也很严肃?
李明娟:传统的播音是以“播”为主,单向的、宣讲式的。大概十年前提出了“说”新闻的概念,它追求与观众的平等交流,但对于政策性较强的时政新闻,“说”新闻会比较困难,因为涉及一个权威性需要保证的问题。
自省才能清醒
记者:观众对你屏幕形象的评价是“容貌端庄大方,穿着简约得体”,生活中也要时时保持这种状态吗?
李明娟:有一次我到津汇广场买护肤品,售货员看到我犹豫了一会儿问,你是李明娟吗?我说是,她“啊”一声后说——化妆品的威力真是大啊!我沮丧了半天,上节目得化妆,而我的皮肤对化妆品过敏,所以常常会冒豆豆,这样平时我就很少化妆,没想到观众很在乎主持人日常生活中的形象,看来以后出门得化妆,这也是对自己、对观众的一种尊重吧。
记者:我想起你前年夏天资助的一个贫困大学生,做这件事,会让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
李明娟:这是我前年在《每日新报》上看到的一条消息,那个女孩考上的是我的母校师大英语系,她父母均是盲人,家里很贫困,新报呼吁读者为她捐款。我想以我的能力,与其把有限的钱摊得到处都是,还不如彻底帮一个人。我算了一笔账,孩子一个月生活费400元一大关,一年学费4000元,这样加起来一年大概需要资助八九千元,另外她上学可能和家里联系还需要一部手机,那再加1000元,最后决定一年资助一万元,已经资助两年了。做这样的事情,心情特别好,帮别人是在成就自己,说明我是有力量的!
记者:你的座右铭:认真做事,老实做人!为什么这么重视这句话?
李明娟:这是刚上班时一位老者告诉我的——要做事先做人!我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聪明人,我需要正视我自己,因为不聪明我就要很努力,我需要很谦虚,只有自省才能清醒。
新报记者 曹文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