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9日电 美国《侨报》1月29日发表题为《海外兵团,中国之敌?》的文章说,可以预料的是,北京奥运会上将出现很多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赛的中国人,作为中国的体育环境和大众舆论,也许更应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海外兵团”选手,而不应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他们背上历史骂名。
文章原文摘录如下:
刚刚结束的2008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成为中国队的伤心地,而比丢掉份量最重的男女单打金牌更受关注的是,中国男单头号种子林丹差点与韩国队的中国籍教练李矛动武——原因尚在调查中,但据说是李矛曾对林丹说了过激言论。
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现年47岁的李矛个性强烈,10年前与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产生矛盾,不愿“为他人做嫁衣”,后远走他乡辗转马来西亚和韩国,培养出一批单打好手,目前已成为中国羽毛球兵团北京奥运争金的极大障碍。
其实,在中国的一些优势体育项目中,像李矛这样的人普遍存在。他们拥有很强的能力,却因为个性的棱角和对举国体制选拔人才的不认同,不甘于在国家队的激烈竞争中沦为副手或陪练,而选择到海外发展(有时让人感觉是被迫浪迹天涯)。
近年来“海外兵团”屡在大赛中战胜中国选手,甚至被视为“祖国的敌人”。如已取得韩国国籍的原中国乒乓球选手唐娜,曾因一句“现在韩国是我的祖国”招来骂声一片;如更早则有击败邓亚萍的小山智丽、帮助日本女垒击败中国队的宇津木丽华……
“海外兵团”或许真的会给中国队带来伤害。唐娜事件之后,国际乒联表示将采取措施限制“海外兵团”,目前最可能的做法是效仿国际足联的政策——如果一个球员为一个国家效力过,那么他终生就只能代表这个国家效力。
然而,即便国际足联采取了这样的政策,足球运动员的流动现象依然很旺盛——当人才过剩时,人才外流是必然的,这一规律在体育领域也不例外。
可以预料的是,北京奥运会上将出现很多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赛的中国人,作为中国的体育环境和大众舆论,也许更应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海外兵团”选手,而不应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让他们背上历史骂名。
事实上,也曾有舆论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的不完善以及中国式的举国体制造就的怪圈。不过,发达国家的现实却告诉人们,选手与机制、个体与集体的矛盾无可避免,而如何看待、化解、处理这些矛盾却更为重要。
中国的体育环境和舆论趋向,何时可以公平游戏的精神面对这些“海外选手”?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