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写真:寻访台北汐止杜月笙墓(图)
2008年06月24日 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昔日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之墓位于台北县汐止“秀峰国小”后山。蒋中正题“义节秉昭”、张群题“誉闻永彰”金色挽额,作为背景映衬灰黑色的墓碑。墓碑上刻有宋体楷书金字“先考杜公月笙府君之墓”。据记载,杜月笙一九五一年逝世于香港,一九五三年安葬于台湾。 中新社发 许晓青 摄
位于台北县汐止大尖山麓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墓园入口,原来由蒋介石题“义节秉昭”牌坊因当地小学扩建已被拆除,留下古老的青石界碑“杜墓界”。据记载,杜月笙一九五一年在香港逝世,一九五三年安葬于台北县汐止“秀峰国小”后的大尖山。杜月笙夫人、沪上京剧名伶姚谷香之墓也位于“杜墓界”内一侧。 中新社发 许晓青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中新社台北六月二十四日电 题:寻访汐止杜月笙墓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 耿军
在台北市松山车站,花十五元新台币买一张拇指大小的区间车票,搭上“台铁”最简朴的火车,经过南港、汐科两站,就到了汐止。传说中,昔日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墓,就在台北县汐止“秀峰国小”的后山上。
冒着三十五摄氏度的高温,站在火车站月台看汐止,这是一座青山环绕的市镇。而按照传说,杜月笙的墓应该就在城南的大尖山麓。
火车站前,一位汐止阿嬷热情为记者引路,“秀峰‘国小’就在火车站后的仁爱路上”。
步行约两公里,仁爱路九十号“秀峰国小”出现在面前。这是一座规模颇大的小学,红砖粉瓦掩映在翠竹绿树中。
记者上前打听杜墓,白发苍苍的老校工如数家珍。他说,杜先生的墓就在后山上,顺着学校的围墙逆时针绕行,那里就有一个入口。“这附近的人都知道,杜先生的墓就在这山里”,老人生动地比划着。
根据指点,花不到五分钟时间,记者就找到了杜家墓园的出入口。汐止市公所在此立牌,简短概述杜月笙一生的风云起伏。
指示牌上写道:“一九五一年,中元节前夕,杜月笙病逝香港,移榇台湾,由太古轮船公司抵基隆,再寄厝台北‘极乐殡仪馆’。由陈诚、于右任、王宠惠、许世英、张群等组成‘安厝委员会’!
继续沿山径向前,不到三十米,杂草丛生的山路南侧,突然出现一块不太起眼的青石桩,上面斑驳地写着“杜墓界”。顺着指示再向上攀登十几级阶梯,就见到了杜家墓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杜母姚太夫人谷香墓”。黑色碑体,相当朴素。姚谷香,又名玉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沪上京剧名伶、杜月笙的夫人。墓上记述,杜夫人逝世于一九八三年。
再向上十多级台阶,在翠竹苍松之间,就见到了杜月笙墓。
蒋中正题“义节秉昭”、张群题“誉闻永彰”金色挽额,作为背景映衬灰黑色的墓碑。墓上宋体楷书金字“先考杜公月笙府君之墓”,环顾一周,碑上并没有记述杜先生生平铭文,只有诸儿女集体落款,立碑时间为“民国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据知情人士披露,蒋介石所题“义节秉昭”挽额,原是杜墓入口的牌坊铭文,不过随着后来秀峰小学的扩建,牌楼被拆除,原来石牌坊上的四个字则被直接移至现在的位置。
站在杜墓前向北望,“秀峰国小”的操场和花园尽收眼底。校园传来朗朗读书声、歌声,还有调皮男生的嬉闹声。
记者寻遍半山,并未见当年也伴随杜月笙赴港的名伶孟小冬之墓。倒是周边还有河南、浙江等地一九四九年前后来台的一些亡佚者之墓,不少墓雕梁画栋,有的规模排场还在杜墓之上。
告别杜墓时,记者再读汐止当地所立指示牌。上面记述杜月笙在上海发迹、与蒋宋交谊,及为抗战募款等事略,还写着“蒋中正于安厝礼乘直升机盘旋墓园,低徊不已”。完
【编辑:吉翔】
相 关 报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