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初选党员投票部分结束,“总统”候选人谢长廷以62000多票超越了苏贞昌的46000余票。游锡堃得22000多票,吕秀莲只获8000多票。
这个结果十分出人意外,令专家们咋舌。投票结果揭晓之后,苏贞昌立即举行记者会,表示为了维持党内和谐,退出党内初选。一场伤痕累累、斗争惨烈的民进党“总统”初选就此落幕。
其实苏的落败非战之罪,得到46000多票与预估票数相去不远,他们认为倾全力可以拿到5万票。只是谁也没料到谢长廷选得太好,居然能突破6万票。以谢的基本票源,3万多票就已应当发挥到了极限,多出来的3万多票从何而来?
政论家分析,民进党的基层党员发挥了自主性,不受政治人物的左右,象征着党内民主的进步。这种说法未免有自夸自赞的意味。自主投票的人相信有,但是这次初选的投票率不高,只有56%,总人数也只有14万人,买票情况严重,代表性不强。苏贞昌虽然在投票前一星期以强劲手法推动“政策贿选”,又迫使7县市长登台助选,全力质疑谢的操守,但用劲过头产生反效果。一介平民谢长廷顿时成了受害者,符合了民进党人熟悉的悲情苦主角色,赢得不少同情票,结果帮助谢出线。
吕秀莲指陈水扁一路偏袒苏,结果是爱之足以害之。民进党初选的最大输家自然是苏贞昌,其次是陈水扁。扁刻意操弄、用心良苦地挺苏,出发点当然是想为自己卸任后做最妥善的安排。有人甚至推测扁苏之间已有默契,苏若日后当选“总统”,将给予扁一家人特赦。但是事与愿违,4个候选人之中,谢长廷与扁的距离最远,仇怨最深,今后扁谢之间的互动值得注意。民进党基层是否也唾弃了扁?无论怎么看,扁在民进党内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苏贞昌退出初选当然不代表他政治生涯的终结,只要扁不换他,他的“行政院长”还可以做一年,在任内反而可以无所顾忌地为民谋利,诸如开放两岸三通,做几件振兴经济的善举。但不知此人如何衡量“做事”和“做官”的比重?根据苏的幕僚研判,因为苏贞昌在初选时与谢长廷恶斗,双方留下的伤痕很深,短期内颇难愈合,再回过头来当副手的几率几乎是零。但是这也言之过早,政客的特质就是健忘、无耻,字典中只有“利益”二字,条件谈妥了就行,“谢苏配”并非完全不可能。
(作者系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秘书长 马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