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度结缘
匿名猛写无法维持生计,加上美国之梦,张爱玲终于来到金元王国。1956年她结识剧作家赖雅,不到半年即结婚盟。赖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应大导演约翰‧休斯顿之邀赴好莱坞,但在混迹十二年后,影城淘尽了他的文才,变成过气人物。
张爱玲是否对其影城资历有过幻想?这是不是接近好莱坞的一次机会?笔者不愿如是揣测,却也不敢完全否定这种可能。在进军美国文坛失败之后,张爱玲接受宋淇之邀,为香港电懋编剧维生,一直到老板空难逝世。这是她第二度剧作时期,而且因为从此产量锐减,这些剧本竟成最后一批创作;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海内外仍未详加钻研的“张学黑洞”。
电懋前身为国际,由犹太人欧德尔负责。由于当时香港最大影业———拍出《清宫秘史》、《翠翠》的永华赊欠过巨,欧德尔便以债权人身分接管片场。国际隶属南洋的“国泰”财团,老板陆运涛富于文化理想,遂成立剧本审查委员会,邀集戏剧大师姚克、哈佛文学博士孙晋三及宋淇、张爱玲等文化俊彦共同组成。其中耶鲁毕业的姚克在上海复旦、圣约翰都教过戏剧,并写出赫赫知名的《清宫秘史》;孙晋三系“中央大学”戏剧系教授,宋淇自己也是燕京大学讲师,当时两袖清风的张爱玲能晋身其间,当然得自宋淇力荐。
宋淇(林以亮)是戏剧名宿宋春舫之子,1919年生,留美归来成立“同茂剧团”。之后,宋淇再度从影,起因严俊、林黛开拍《有口难言》,力拼李丽华,请他出马编剧;宋和首度导演的娄贻哲,及娄的挚友秦羽,结下一生的情谊。
永华终于解散,严俊、林黛、李丽华都加入国际;谁知严俊又和林黛闹翻,投向李丽华,国际只好为林黛重组班底。宋淇趁势引进张爱玲,大获成功,稳定的剧本收入,成为张爱玲往后八年的经济支柱。
电懋是全然的明星制,专拍类型电影(genre film)来烘托首席女星。由此可见,张爱玲的剧本都是“量身订作”(当时亦如是宣传),对其编写明星有一定的认识。张爱玲对这批Diva类型的遵循,和“体制内”的颠覆,就成为探寻创作轨迹的重要资料。虽则对这批作品,一般总认为“由于经济拮据,多为匆忙之作,同时又因电影公司约束,她也不能尽展个人风格”,但荒诞的是:论者其实无一熟识这些影片!
实际上光从她为待嫁娘葛兰编写《六月新娘》、为供给弟弟留学的尤敏编《小儿女》,就知这种“量身打造”绝不可能是匆促之作。其中光是编《南北一家亲》就耗时一年半,《红楼梦》(可惜失传)更可说是呕心沥血!比起通篇“参考”却被名列“世纪华文百大经典”的《半生缘》(剧情主干为海蒂拉玛主演的《廉朴绅士》,曼桢被逼奸生子出自阮玲玉的《再会吧!上!),原创性高下立判。
这段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史由于两岸各自表述,香江本地又因重商成习汰换不留痕迹,一直充满“各吹各的号”的谬误。笔者将试图运用电影史观,配上张爱玲的创作脉络,来探讨其创作思维,希望为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作更全面的厘清。
(六之一)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