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冒死收葬河南辛亥十一烈士,与黄花岗72烈士的收葬者朱执信并称之为“南朱北沈”。
从被袁世凯赏识到弃袁投孙,
从举义被捕到被袁相助获释,
从举事反袁再到被袁杀害。
在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一瞬,他又是如何度过?
1911年12月,在河南开封一所师范院校里,担任河南起义政学界联络员的沈竹白与同盟会会党们部署起义计划。沈竹白,原名嘉炎,号明甫,生于1878年,祖籍浙江绍兴。生于书香世家的他,祖父两世宦居河南,后改入河南许昌籍,最后定居开封。
沈竹白兄弟5人,他排行最小。幼时的沈竹白喜欢读书、精算术、擅绘画,深得家人的宠爱。1895年,十七岁的沈竹白在广泛学习知识和琴棋书画的同时,还专程外出拜于怀庆府守江槐庭先生门下,学习新知识。
采访(河南辛亥烈士沈竹白嫡孙 沈毅):我祖父出生那一年,就是出生的时候,8斤重,所以说家里人都很亲切的叫他小名“八斤”,这以后,长大成人以后都叫他“八爷”,所以说家里人都这样称呼他。由于他从小比较聪明、听话,并且长的也喜欢人,所以说家里的大人对他非常器重,并且都很溺爱他,从小就培养他读书识字,琴棋书画。
沈竹白的父亲在清光绪年间曾任河南项城、罗山知县,汝宁府通判,与袁世凯相识。1902年底,袁世凯回项城葬其生母刘氏时,沈竹白随同父亲一起前去拜谒。第一次见到沈竹白的袁世凯,就对他赞赏有加,瞩令他赴天津给自己当助手。
采访(原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特约编辑 吴凯):曾经有这个说法,好像是将来你叫你的公子,就是叫沈竹白,到我这,咱俩这关系,我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可是呢,沈竹白没去。
可沈竹白坚持推辞,请示想入天津北洋大学读书。于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沈竹白来到了北洋大学求取新知。
在北洋大学,沈竹白一直专心学业,关注时政。当他目睹到清廷的腐败后,1905年他从天津东渡日本,再次寻求救国救民的新知识。
在日本沈竹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结识了河南籍学生张钟端等人?即邮隆巴品逋,振兴中华”的革命活动,投入革命党、;实持涞拇舐壅健
采访(原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特约编辑 吴凯):他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他相信的是孙中山这一套。
加入同盟会的沈竹白逐渐认识到,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不推翻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以“不白”笔名在《河南》杂志第5期撰文发表《警告同胞勿受要求立宪者之毒论》。
采访(河南辛亥烈士沈竹白嫡孙 沈毅):这个《河南杂志》发表文章大部分都是革命党人,所以说和这个保皇党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且非常激烈,受到满清驻日本官员的关注,当这个杂志出版到第十期就被查封了。
在这期间,国内革命发动多次起义,民情的骚动很快鼓荡起身处海外的中国革命青年的革命热情,沈竹白同豫籍的留日学生纷纷回到河南,积极参与筹备起义事宜。
中州公学曾是河南革命党人秘密集会地点。沈竹白应河南提学使孔祥麟之邀,任中州公学总办,暗中联络同盟会员,商讨时政共图革命,并开办醒豫报社、白话演讲所,还播放电影幻灯片。
采访(河南辛亥烈士沈竹白嫡孙 沈毅):这个演讲厅和这个月报社开办的目的,就是免费提供一些报纸、书籍、杂志,供这个老百姓来阅读,借此机会来宣传同盟会的主张,为下一步的起义动员了力量。
1911年10月10日,河南革命党人为响应武昌起义,在秘密联络点多次开会,分工去发动军队、警察,政学界、商业界中的革命人士,并定于12月22日夜以放火为号发动起义。
采访(原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特约编辑 吴凯):他们在那开会,等一会到点,一放炮一点火,埋伏在四周的起义部队,在红墙外面起义了,就在这个时候柴德贵(清巡防营统领)来了,包围了司令部,当然有个别的跳墙跑了,逮捕了四五十个人,其中就有总司令张钟端,几个头(领导),其中也有沈竹白。
内奸泄密,起义失败。在清巡防营统领柴德贵带领清兵的围剿下,同盟会员不是跳墙逃亡就是被抓,起义队伍很快便溃散。那些纷纷从日本回国响应的同盟会员,根本没看到他们想象中的大火燎原,他们还未到达战场,便被官方查获,查获的结果是总司令张钟端等11人惨遭杀害,而沈竹白被释放出狱。
采访(原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特约编辑 吴凯):把他释放的原因,我们估计,可能就是那时就是因为袁世凯,他们把他逮捕了,满清把他逮住了,怎么办?其中名单上一看有沈竹白,就把沈竹白放了,可能有这关系。但是沈竹白问题就是他没去,你把我放了,我可感恩戴德我一心投靠你袁世凯吧,他没这样办,而是还一心给同盟会卖力,还进行革命活动。
获释后的沈竹白并不“安分”,在得知张钟端等11人被杀消息后,暗中以慈善名义将被诸烈士遗体敛葬于开封南关官坊义地。他的举动再次震动了清廷,河南当局下令悬拿,此时的沈竹白不得不连夜出走,绕道天津最后抵达上海。中国同盟会对沈竹白收葬十一烈士义举给予充分肯定,他与收葬黄花岗72烈士的朱执信并称“南朱北沈”。
1912年1月,民国成立后,刚从上海返回河南的沈竹白就为解决辛亥十一烈士善后问题及建立起义纪念碑事宜奔走呼号,他一面上书省议会,一面面见袁世凯的表弟豫督张镇芳,提出请求,给烈属发放抚恤金。在社会的舆论下,对烈士遗骨的迁葬和家属的抚恤一一得到解决。而此时,也激起张镇芳对他的不满。
1913年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宣布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爆发。沈竹白与杨少万、刘果受黄兴委托,在郑州、洛阳招待国民党籍国会议员,号召同志革命,密谋河南独立。
沈竹白反袁的革命行动,再次受到张镇芳的密切注意,将其视为“不安分人物”。1914年1月12日,沈竹白奉令由洛阳回到开封住处,立即被密探暗中监视。同月16日《时事豫报》的新闻栏中即登出消息:“前洛阳货捐局局长沈嘉炎昨早(15号)8句钟亦因事被东区警察捕去”。
采访(原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特约编辑 吴凯):对于沈竹白来说就是他本来跟袁世凯这边是有关系,但是他不利用这种关系。而仍然反对袁世凯“二次复辟”这次活动,所以说他到“二次革命”从洛阳一回来,他又被张镇芳给杀了,杀到(开封)孝严寺了,原因就在这。
“各国革命流血,譬之一盆,中国只有一杯,不亦甚易乎!”留下遗言的沈竹白被秘密监禁,行刑那天,军警联合会害怕营救,中断邮电,街口布满军警,柴德贵的马队前后警戒,先生坐囚车身着黑呢大衣,神态从容,在开封孝严寺后慷慨就义。年仅36岁。
采访(河南省史志学会副会长 孙富山):他因为从小就受比较良好的教育,诗书之家,受非常好的传统的这种爱国思想的教育,他自己又受新思想的启发,这种革命思想的启发,严格应该说应该属于一代比较优秀的知识分子。
开封“辛亥革命纪念园”内,沈竹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十一烈士墓旁。在这里,沈竹白和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相聚,他们在此长眠。
采访(河南辛亥烈士沈竹白嫡孙 沈平):每年我们回来以后,我就会和家人一起去祭奠一下他们,因为这是对先辈的一个缅怀吧,也是对他们的一个怀念和祭奠。
制片人:陈 晓 王玉平
编 导:周小云
摄 像:赵 杰 王鹏远
配 音:李 越
制 作:赵 杰
监 制:吕振亚 余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