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所写的《包身工》,将上世纪30年代纱厂包身工的悲惨境遇描述得淋漓尽致。近日,《包身工》中的厂房原型在上海被发现。
8月4日,记者来到了杨浦区福宁路99弄。这里,就是夏衍笔下“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除了红砖墙已经不见了以外,其他情况和夏衍文中描述的几乎一样。
夏衍所写的《包身工》,将上世纪30年代纱厂包身工的悲惨境遇描述得淋漓尽致。近日,《包身工》中的厂房原型在上海被发现。
8月4日,记者来到了杨浦区福宁路99弄。这里,就是夏衍笔下“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除了红砖墙已经不见了以外,其他情况和夏衍文中描述的几乎一样。
上世纪30年代,这里周边都是日资棉纺厂的生产、生活区域。福宁路对面就是原沪东织布厂的后厂门,包身工们走不到50米就到厂里。
同期声
居委会工作人员 朱先生(原来里面的包身工的房子 是夏衍说的 夏衍那时候说的是包身工的故事 那个时候包身工很苦的 当时的(那段历史)也是不堪回首 有的包身工 因为是女同志 就嫁出去 嫁掉了 有些人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住着 多数是解放后 进入国棉十五厂进行新的调配了)
(正文)
住在30号的程老先生年过九旬,曾经是日资纱厂的管理人员,对于当年的情景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同期声
居民 程先生(这里都是纺织厂工人 我们都是两层房子 每一层房子不隔的 都是通的 不是(现在)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 每一间房子都是楼上一家 楼下一家 )
(那楼下一家一般要住多少人)
(一般住十七个人)
(那有没有什么厨房间 卫生间什么之类的)
(没有没有)
(正文)
93岁的周招弟自从1943年住进33号之后,就没有离开过这里。
同期声
居民 周招弟(两袋米买的 光买个地板 这个地板也不是好的地板 买来我们再重新翻好的板 以前是包身工小姑娘睡觉的 摇来摇去的 有人介绍我说 我们那有个“三层阁”名称叫“三层阁” 阁楼 名字叫“三层阁” 你暂时去住一会 不想一住住了几十年)
(正文)
据居委会人员介绍,这些房屋建于1921年,距今已过去了整整九十年,而房屋的格局依然没有大的变化:一楼前部是厨房,后面两个房间;沿着几乎90度的木楼梯上到二楼,有一个大房间和亭子间;再沿楼梯上到三楼,是后来搭建的阁楼。
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包身工”已经是过去的历史,他们迫切希望的,是住房条件的改善。
同期声
居民 缪女士(我们这个房子原来是抗战时间 包身工的房子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居民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是很差的 你看上面都是晾衣服 我们没办法都在外面晾衣服)
居民 程女士(这房子 自我出生 我在这已经待了60年 是没有任何变动 还是这样的 所以房屋结构是比较老了 希望国家能早一点改建吧)
(正文)
这样一处凝结着上海历史记忆的建筑,应不应该;?如何保护?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专家王安石认为,重点在于保护她的人文记忆。
同期声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专家 王安石(像这类本身它没有很大的;ぜ壑担饕侨宋睦返,那么可以保存它部分的记忆,你不需要把一个区域全部;は吕,因为这样涉及到当地人民生活,所以这一般的来讲可以典型的,适当的保留一些,包身工原来的房子,那么这里可以搞一个陈列室,有这段历史的一个展览,竖个牌子。这个也可以的。这一段主要是一段人文历史 它不是一个建筑的;ざ且桓鋈宋睦返谋;)
记者 徐明睿 张亨伟 杨思义(实习)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