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开幕式的观众陆续退场回家时,北京地铁员工仍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保证市民乘车,全市地铁昨夜通宵运营。 中新社发 王昊(北京) 摄
|
8月8日,开幕式的观众陆续退场回家时,北京地铁员工仍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保证市民乘车,全市地铁昨夜通宵运营。 中新社发 王昊(北京) 摄
|
一直到8月23日,北京地铁将全面延长运营时间,以保障观看奥运赛事的观众、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出行需要,部分线路运营最晚将延至凌晨1时之后。(8月14日《新京报》)
笔者不禁想起前不久观看奥运开幕式彩排时的经历:在彩排接近尾声时,一方面流连于精彩的节目不忍离座,另一方面却又为返家的归程担心。不得已提前从“鸟巢”出来,同行的观众络绎不绝,大都出于同样的担心而行色匆匆。面对大量急于涌动的人流,现场工作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疏散压力:一方面提醒观众“请您慢走,注意脚下”,另一方面不得不催促大家“加快脚步,抓紧上车”。
从安全的社会效果讲,也许地铁夜间多运行一分钟,要胜过大量志愿者的费力指引。以安全第一的价值考虑,与其求快,不如求稳。毕竟,公共设施的服务日程越短,公众越感焦虑和紧张,越有可能出现无序、争抢甚至混乱,而这正是酿成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
试想一下,如果公共服务能够根据个案实际需要予以适当延时或者拓展,人们在参加夜间公共集会时便不必担心返家归程,既可以在场内纵情享受欢乐,出得场来还可心态放松地沉浸于原有场景中,一路尽情回味?蠢丛谀承┨厥馇榭鱿碌墓卜裱邮保萌嗣遣铰拇尤菀恍,不仅关乎安全,也关乎公众的幸福指数。
事实上,针对公共需要延时公共服务,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做法。多年来,我国香港地区每逢圣诞、春节等公共节日,地铁公司必会延时运营甚至通宵不息,节日气氛得以变浓,人们的欢乐指数提高但紧张系数并不升高。
与地铁延时运营相配合,各部门还应彼此互相衔接,以形成系统性、无缝隙的公共服务。而在同一公共服务部门内部,也应实现互相协调,如同属交通行业,与地铁延时运营相伴,与其接驳的公共汽车也应相应延时。
我们希望,地铁根据需要延时运营的好做法,能够通过奥运过程得以检验,并在奥运闭幕后得以延续,并加以拓展。如不仅针对大型公共集会、也针对重要公共节日,延时地铁运营时间,甚至能够延时与地铁接驳的公共汽车乃至主要干线公共汽车。这样,相信晚归的人流就不必再为无车可乘而惴惴不安、深夜的行人就不必为独行马路而担惊受怕,就会少几分焦灼、矛盾与不安,多几分从容、安全和快乐。
□江渚上(北京 律师)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