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驻鄂空降兵某部官兵迅速集结,在最短的时间内,开赴重灾区德阳、绵阳14个乡镇。
由于山区道路损毁严重,空降兵万余名官兵分散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却能转移迅速、衣食无虞。到底是一些什么人,采用了什么方法,才能让这样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呢?
在空降兵某部前线指挥所,记者经常见到一位肩扛大校军衔的军官穿行于车场、医疗站、救灾现场,他就是空降兵某部装备部部长、抗震救灾后装保障总指挥朱思友。从(四川)汉旺救灾现场返回前线指挥所的路上,记者终于有机会与这位后装“总管”进行了对话……
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短的救灾集结,后装保障交出漂亮答卷
12日下午2时28分发生地震,13日上午10点,驻鄂空降兵某部6500人的部队就进入了灾区,次日,又有4000余空降兵被投送到四川前线,创造了该部队规模最大、集结时间最短的记录。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从接到预先号令到部队组织运输车辆、铁锹等抢险专业救灾装备、通讯设备、物资衣服、炊事车等前往机场,前后不到5个小时。在短短时间内,万余大军乘坐60架次飞机、200台次野战运输车辆依次抵达预定抢险地点。
万余大军长驱千余公里,分布多个战线,在集结并分布过程中需要空中输送、摩托化开进、徒步奔袭立体化的投放,还有飞机、车辆等各类装备和物资器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满足抗震救灾的需要,是对后装应急保障一次全方位的考验。
接到指令,后装部门连夜分析抗灾形势的特点,围绕任务重点研究大规模空运、空降保障的重点、难点问题,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搜集整理了四川汶川地区的地理资料,修订完善了各级保障预案,并根据灾区地形情况,结合空降兵自身特点,确定了“以救人为主、轻装为主、空运为主、先期到达、快速展开”的后装保障思路。
“史上最!钡纳〗,新式单兵携行系统功不可没
遭受重创的茂县在地震后成为“孤岛”,山路险阻,步行不太可能入内。
茂县县城位于海拔两三千米的山上,四周大山林立,奇峰突兀,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伞降也似乎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以李振波为首的15名勇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顺利地伞降茂县,并向外界传出震情灾情。李振波事后称,跳伞成功除了靠勇士们娴熟的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外,一些新装备的应用也功不可没。
原来,15名勇士们携带的单兵携行系统,采用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舒适度和安全性都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功能分区,把他们带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归总”在一起,防护设备、战斗装具、生存装备分别装在不同的区域,一件单兵携行系统,可以携带21件套装备。进入茂县后,依靠卫星电话,李振波等人第一时间把信息传回了后方。
炊事车、淋浴车、净水车保障吃饭和洗澡
如何保障万余官兵的吃饭问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战当慷釉缭诔龇⒅,就携带了100余套能空投、便于运行的野战给养器材,每套设备在40分钟内,可以做出120名官兵的饭菜,四菜一汤。而且,这种器材很轻便,只要2个战士就能抬动。几天前,该部又调集了16辆野战炊事车,投放到汉旺、洛水和蓥华等镇,保障该部三个师的主力。这种车在40分钟内能完成150人的饭菜,四菜一汤,能随着部队移动,相当于一个野战厨房。
官兵在灾区一线抢险,天气炎热,缺水断电,很多官兵一连数日无法洗澡。该部随即调来5辆野战淋浴车,分别投放到洛水镇、蓥华镇、汉旺镇、平武南坝镇等一线重灾区,每台车一次可供10人同时洗澡。另外,在南坝镇,缺少生活及饮用水,需要从120公里之外运水,费时又费力,部队运调一辆净水车,保障了生活用水。
多法并举灵活调送“粮草”
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部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除了先进的装备,如何更新理念,根据不同现实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几天前,清平镇800名救灾官兵被困,饮食服装都得不到供应,后勤部门迅速调集压缩干粮、饮用水、面包饼干等方便食品及被褥、迷彩服等物资,通过直升机空投到清平镇。
5月16日8时30分许,空降兵某部200余名官兵在天池乡执行救灾任务,由于山体滑坡,道路阻断,运输车辆无法进入,而该部官兵又因任务繁重无法下山,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已用尽。
后勤保障部门迅速组织172名官兵,用背囊携带饮用水、面包、鸡蛋、火腿肠等方便食品,徒步5个多小时运送物资进山,次日中午11时许返回时,在高桥以西500米处突然发生余震,大量山石从山顶倾泻而下,运送物资的某部参谋祝红杰、胡国才受伤。(特派记者 苏海涛 欧一业)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