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名市民乘公交车时连续等来了11辆车都因车上过于拥挤拒载乘客。该市民大受打击,在网上发帖称愿出10000元请副市长张思平坐公交车体验乘车平民之苦。该市民称他不是在开玩笑,目前一万元资金已经准备好。(详见今日本报A14版)
就在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火车站蹲点盯小偷引起热议时,深圳一市民因为公交拥挤、拒载而在网上“万元邀市长体验乘公交之苦”的新闻又成话题。假如火车站的治安秩序良好,没有小偷,假如公交车不怎么拥挤,没有拒载,那么,孟浩就不会蹲点盯小偷,市民也不会万元邀请市长乘公交。应当说,两个话题的起始点分别是治安不好和公交不足。
无论是治安不好,还是公交不足,都是政府的责任,也只有政府才能让治安好转、让公交运行量符合市民出行需要。但治安不好和公交不足的问题,怎么才能让政府发现并解决呢?正常情况下,中间应当有个信息通道,而这个信息通道,绝不是政协委员上街盯小偷,也不是市民网上万元邀市长乘公交,这都是非正常方式。但为何非正常方式却成了公民反映问题的选择?这说明,正常的信息渠道不灵、不通、不畅。
不可否认,相比一般公民,政协委员有着更为便利的反映问题的机会和渠道,因为参政议政本来就是政协委员的职责要求。所以,当孟浩火车站蹲点盯小偷的新闻出来后,有人就说,这也是一种现场办公,是政协委员调查民情的一种方式。有着参政议政便利条件的政协委员,尚且选择蹲点盯小偷这种方式反映问题,更遑论一般公民了。
对于新闻,有个通俗比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其意是,生活中发生得少的才是新闻。政协委员蹲点盯小偷、市民网上万元邀市长乘公交,都因为现实中较少发生,具有新闻性,才被媒体关注。但是,当这些非常规渠道和方式被普遍采用、多次发生,在失去新闻价值、媒体不再关注后,公民反映问题又该采取何种方式呢?
事实上,正视并回答“当‘万元邀市长体验乘公交之苦’不再是新闻时怎么办”这一问题,要比我们仅仅关注市民“万元邀市长体验乘公交之苦”的新闻更重要。媒体报道了市民万元邀市长乘公交,把公交拥挤、拒载这一问题抛给了市长,在舆论面前,相信市长会责成某个部门把这一问题处理好。但问题是,市民反映问题的正常渠道失灵、失通、失畅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而一旦市民反映问题的非正常方式不足吸引媒体注意时,市民怎么办,这才是真问题。(王攀)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