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韩国一冷冻仓库爆炸引起的大火中,12名中国同胞遇难,其中一人重伤,死者绝大部分来自东北三省,且多为朝鲜族。在赴韩务工的大军中,东北三省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哈尔滨市通过探亲、劳务中介等方式前往韩国的务工人员也不在少数。
5万出境劳务一半去韩国
郭村长是鹤岗人,一年前,他妻子通过探亲去了韩国,在仁川一家餐馆打工,1年能赚约10万元人民币。去年,他随考察团去了趟韩国济洲岛,限于韩国当地的有关规定,他没法去仁川看望妻子,希望妻子能来济洲见一面。妻子告诉他,从仁川到济洲需乘坐飞机,往返需要一天时间,而餐馆老板只能给她一天假,留给两人见面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最终,夫妻俩也没见成面。
老郭说,现在他们村里有240多人在韩国打工,大概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最多的时候全村有一半人去韩国。
据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的徐广英介绍,去年全市就有5万农村劳动力到境外务工,多前往韩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半去了韩国。与官方统计的数字相比,民间前往韩国务工的数字可能更为庞大,探亲成为民间前往韩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32家境外就业中介获认可
探亲之外的另一条赴韩务工的重要途径就是劳务中介。老郭告诉记者,他们村里不少人都是长期通过哈尔滨的几家中介去韩国,费用很便宜,算上培训费只需两三千元。
采访中,一些中介企业却告诉记者,操作境外劳务,风险太大,少数通过中介出境的劳务人员到达目的地国家后就跑了,中介则面临高额的处罚。哈尔滨龙航境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彦说,前年曾操作一次赴秘鲁务工,但有3人在当地跑了,公司遭到了2.3万美元的处罚。而“跑人”事件不仅仅在一家公司出现过,面临经营中的高风险,有些公司干脆放弃了面向某些国家的劳务输出项目。
记者在劳动部网站上看到,黑龙江省获得境外就业中介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有32家,其中21家在哈尔滨市,而商务部“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中,黑龙江省有11家,其中8家在哈尔滨市。多数零散的赴境外务工人员,很少顾及自身的基本保障和安全保障,境外也少有专门负责劳务输出人员管理和安全的机构。
“留洋”务工者工种有限制
原在尚志市某机关工作的孙先生前年退休后,和妻子通过叔叔发来的邀请函,办了签证前往韩国。去年9月,孙先生和妻子回国,用打工赚的钱买了辆轿车。孙先生说,到韩国后工作不是特别累,可他还是放弃办理探亲延期回国了,少人沟通让他觉得很压抑。
很多国家对外来务工人员所从事的工种是有限制的,“留洋”打工者也多以体力和简单的机械劳动为主。陈彦说,近期公司输出的劳务主要是食品加工工人、洗衣工、建筑工等。而一些民间途径“留洋”打工者,部分找不到固定工作,只能打零工。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市场了解到,其操作的赴韩国中文教师、赴俄罗斯技工、赴澳大利亚屠宰工、赴美国IT技术员等项目,有的已运作两年了,但仍比较少。一些国家境外劳务输出所需手续办理周期太长,也让一些打工者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记者 赵振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