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明确了2008年部分节假日的具体安排——元旦12月30日-1月1日,春节2月6-12日,清明4月4-6日,端午6月7-9日,中秋9月13-15日,国庆9月29日-10月5日。(中国新闻网12月18日)
一段时间以来,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被广泛公开讨论的背景下,上述2008年的具体节假日安排,应该说早就是意料之中的内容。不过,虽然如此,对于这一并不算“新”的新闻,网上网民们的讨论仍然十分热烈,或对此表示认可、欣慰,或继续批评其中的利弊得失,并提出新的建议、意见……
一个“节假日安排”问题,竟然能这么持久地成为舆论热点,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情,这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而感慨之余,心中又不禁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此为公众看重的“节假日安排”,究竟从哪里来?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在过去的皇权时代,包括节假日在内的历法安排,事实上是一件极为神圣乃至神秘的事情,绝不可轻言修改。历朝历代,诸如“奉正朔”、“改年号”、“定节仪”这类历法活动,均是体现作为“天子”的皇帝及其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故此,过去历书又被称为“皇历”,民间私定历法,将被视为“谋逆”之举。具体到“节假日安排”,当然也必然是围绕着皇权来进行,比如皇帝的生日,往往是“法定”的节日,其他诸如皇家的忌日、婚嫁之类,自然也是法定节日。这种权力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以保障庶民百姓休息的“节假日”,当然不会有任何容身和商讨。
废除了皇权之后的现代社会,“节假日”便成为民众的权利。它既是民众休息权的必然需要,也是历法本身权利的自然体现。正如在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出台过程中所看到的:民间的相关建议和意见直接导致了修订办法的动议和酝酿,继而办法草案又被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在民众广泛参与的立法博弈基础上,新办法被颁布实施。
不难看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对于“节假日安排”,民众不仅有了较为充分的表达、知情、参与权,而且获得了相当程度的监督、决策和决定权。眼下的“节假日安排”,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自上而下不由分说、不容置喙的权力性安排,而是自下而上、尊重民众主体地位基础上的权利性安排,换言之,“节假日安排”不是来自权力的简单被“安排”,而是来自权利的自主自我“安排”。
只有民众权利而不是政府权力才是真正“天赋”和与生俱来的,后者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前者,并以此作为其合法性正当性的基础——这正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前提。
因此,充分地尊重和善待权利,不断打通和扩展权利表达和实现的空间,必须成为社会不断走向法治的基本主题。眼下以“节假日安排”以及“带薪休年假”为表征的休息权,显然只是上述这些完整权利的一个小序曲。(张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