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有20万保安。单位社区,总能见到保安的身影。但是,保安行业留给大众的印象,并不总是那么如人意。
昨日,《新京报》推出“京城保安”专题报道,对北京保安业所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包括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工资微薄、职业流动性大,保安公司管理体制混乱,非法保安泛滥等。林林总总,反映出保安业的多重隐患,令人忧虑。
如何终结保安之“乱”?首要的是深化改革管理体制。一直以来,政府部门对于保安企业的设立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在北京,合法的保安企业只有一家———由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管理的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而其他保安企业则通过加盟该公司获得合法身份。
这样的严格控制,使得保安公司直接处于警方的管理控制下,导致政企关系不清。那些加盟的保安企业,需要向警方下属的保安公司交纳加盟费和管理费,这显然增加了保安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必然要转嫁,导致降低服务质量,压低职员的工资。而那些不愿或不能加盟的企业,往往走上非法经营之路。
所以,保安企业的设立门槛应该放低。据悉,正在制订中的“保安服务业管理条例”有望让个人开办保安公司,这应该是正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需要严格保安资格认证。今年1月1日,“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始实施,保安员分了5个职业等级,下一步,应尽快出台法律实行强制的保安员持证上岗制度。警方对于保安业的管理,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保安员的资质审查和考核上,改变目前粗放、低效的管理。
在厘清管理体制的同时,改变保安职业收入偏低的现状,同样刻不容缓。在北京,保安的工资七八百元左右较为普遍,而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730元,也就是说,保安大多处在社会收入结构的最底层。而保安员多来自外地,加上社会保障不到位,他们的生活开支也高于本地职工,这样的工资与保安的职业定位不相称。
保安;さ氖枪谏、财产之安全,其在维护公共安全上的作用仅次于警察,它不仅地位特殊,职业风险也高于普通行业。国际上,保安员的收入一般会高于社会平均职业收入。保安的薪金水平理应维持在一个较高标准,如此才能吸引人才,树立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感,让保安在有尊严的环境中工作。
保安的低工资也极易导致这个群体中滋生不平衡心理。在北京的许多小区,拿着几百元工资的保安天天与开着豪华车、住着豪宅的富人打照面,加之一些人素质低下,对于保安员态度傲慢、蛮横,很容易使一些保安产生“仇富”心理,因此在许多监守自盗、殴打业主,甚至一些杀人抢劫等严重的刑事犯罪中,我们不时会发现保安的影子。
保安业之“乱”与规则的缺失也有很大关联。目前在国家立法层面规范保安服务的只有公安部出台的《关于保安服务公司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地方上只有一些关于保安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此外,保安业的行业标准,职业伦理建设,也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保安业缺少法制化和规范化,不仅导致了许多现实问题,更影响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须尽快提上解决的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