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韶关10月11日电(冯昶 李凌)国庆期间,记者与一帮好友来到与粤北相邻的湘西会同县,近距离欣赏巫水河畔的明珠——高椅古村。
高椅位于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湘西南的会同县境内。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师椅而得名。整个村寨共有人口590余户2200多人,其中85%的村民为杨姓,系南宋诰封“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侗族。
10月2号中午,我们一行14人从韶关驱车出发,因路途遥远,且山路弯曲,到达高椅古村已是3号的晚上八点。住宿的农家小旅馆是一栋两层的木楼,30元(人民币)一间双人房,简陋却干净。楼前小小的庭院吸引得几个一路嚷嚷着很累的好友却不肯回房睡觉,居然泡了两壶茶,坐在院子里谈天说地数星星。记者自称瞌睡虫,自然是赶紧洗漱早早去和周公相会了。
第二天五点刚过,几个摄影爱好者就已经出门去“创作”了,而我们则睡到太阳东升才悠闲地在古村游荡。清晨的古村很安静,偶尔才见一两个挑着筐的村民。一栋栋青瓦木屋都建有封火墙,封火墙之间是狭长弯曲的幽巷。每户农家的院子都种有果树或花草,三五位长者闲坐在自家木门前聊天,间或友善地看看过往的游人。那池塘的残荷,古朴的木屋,门窗上精妙的雕花,屋檐上艳红的灯笼,挂满南瓜花的竹篱……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纯朴与自然,让人的心,也回归于宁静与淡泊。
这个湘西大山里的古村,规模宏大,建筑奇特,深藏着许多秘密和惊奇。整个村落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时期连续500年间(公元1380-1881年)修建的古民居建筑104栋。村落以五通庙为中心,呈梅花状分成五个自然群落,村中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
按农家习俗,像高椅这么大一个村团,寨子中是不能出现坟墓的,但我们却在村中见到一座古墓。墓主是谁呢?她就是高椅杨姓始祖母蒋氏,被高椅杨姓人家尊称为“蒋太君”。
据传,蒋太君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抗元女英雄,元军南下侵入高椅时,她为;じ咭未灏傩丈撇踩,带领着全村百姓与元军英勇抗战,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后,高椅村百姓为纪念蒋太君,就将她葬在这里。又因为这里地名叫“麻园”,所以后人又称她为“麻园太婆”。
东兜西转,一栋带有西方建筑风格的楼房很突兀的出现在我们眼前,细看楼前的说明才了解到,该楼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因楼前地势空旷,适宜于赏月而称为月光大院。月光大院于光绪20年失火被毁,现在仅剩此旁楼——月光楼。因该楼主人在民国初年曾到国外留学,接受了西方思想,于是便将月光楼改建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
在村里转悠了半天后,我们来到巫水河边。巫水河在古代称为“雄溪”,是为五溪之一。对面的山叫孟营山,传说是三国时期孟获安营扎寨的地方。早起打鱼后的渔民细细清理渔网中的碎枝细叶,几个村姑正在河边洗衣,与远处的炊烟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河边的村民告诉我们,不到唐洲村,白来高椅游。我们这帮好摄好玩之徒当然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好景点,赶紧租了一条大木船,逆水而上到对岸的唐洲村。高椅离唐洲村有一段水路,沿途的风景令人在这段路程中大饱眼福:清澈透明的江水让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忍不住把手伸进水中,让溅起的水花涤荡心扉;鸬鹚乖乖地站在竹排上,两岸是散落的古村。放眼望去,随处都是一幅动静皆具、色彩俱佳的山水画卷。
据说,唐洲村以前有48户人家,被划为地主的有40户,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富裕程度。在这个小村里,现在还保留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习惯,直让人感觉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 唐洲村的老宅第的确比高椅更显古朴,一块块至今仍高挂在堂屋门楼上的古匾彰显着旧日的辉煌。在河滩上访石头于我们而言是一件惬意的事,石头被河水冲洗得各式各样,不乏表面图案自然如画的。村民们也随意拿石头放在门口作为凳子,有坐得滑腻如镜的,同伴直想买走。
高椅古村文化底蕴深厚,风采独特。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古村”、“古民居建筑活化石”和“古村落发展建筑史书”等。那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傩堂戏至今仍在百姓当中广为流行,并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高椅古村,真真是散落在湘西巫水河畔的一颗养眼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