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海南省在文昌举行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总体规划方案汇报会。在汇报会上,规划部门人士细说航天主题公园的蓝图。航天主题公园规划第一次与人们见面,航天主题公园呼之欲出。据悉,这是全国最具有权威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据了解,该配套区位于文昌市东郊镇东北部地区,文昌至东郊公路南侧,距文城镇25公里。该区规划体现了生态性、高科技、体验三原则。基于该地区所拥有的海岸、椰林、清新空气等自然禀赋和旅游、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生活所需要的美好环境,航天城必须在人工与自然环境结合方面体现当地特色,在污染排放和处置方面做到绿色、环保,在能源利用方面大力推进现代科研成果、节能。
该配套区从类型上划分为4大功能:航天科技服务——确定功能:航天科研协作楼、航天研发中心对地区卫星接收演示中心、航天育种研发等,延伸功能:会议中心、新闻(记者)中心。航天主题娱乐——确定功能:航天主题公园、航天主题商业街,延伸功能:航天科技农业观光、航天主题商业街。航天商务休闲——确定功能:航天商务度假、休闲,延伸功能:滨海、民俗休闲、体验。航天生活配套——确定功能:航天科研生活配套、专家公寓楼,延伸功能:旅游就业生活配套、地产开发。
根据用地功能划分该配套区分为:东翼:未来太空城。航天主题公园面向东侧的航天发射场,形成逐层开放的空间格局,第一层是太空节日演艺广场为主的公共区域,包括纪念品商业街和梦幻剧场;第二层是以航天博览中心为核心的半公共区域,作为主题娱乐区动静结合的一个缓冲空间;第三层是以主题娱乐为核心的大型开放空间,根据星座分为5大主题,浪漫木星、失落水星、探险火星等。以时光隧道由园区入口直达核心广场,再通过与专用观光通道与发射场相连。在广场中心的观景塔上可以真切地观看火箭发射,并俯瞰整个园区。在公园周边布置航天科技研发、航天会议中心、航天配套协作等,以承担国际空间合作交流、国家航天科技研发配套、会议展示等职能为主,辅助配套功能有商旅酒店服务等。航天主题公园北侧结合现有农田,近期以“生态”为主题,对原有农田用地进行保留与再利用,作为航天育种试验区、高新农业观光区。中心:太空之门。以集散广场为核心,以火箭为标志性雕塑,周边环绕火星小镇、水星码头主题商业街、旅客问讯中心、太空节日演艺广场、梦幻剧场。环绕太空之门集散广场和太空节日演艺广场,形成一个集商业、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时尚消费区。西翼:航天休闲城。围绕海天互动的主题,在西侧开发商务休闲酒店、度假以及部分居住和服务设施,以承接未来大量的、不同消费需求的参观发射人群(散客、团体、高层人士等)。
据介绍,为方便游客观看火箭升空的壮观现场,该规划中有多处观景点,有的平时可供观看发射场全景,发射时可供观看火箭发射。专门设置海上观景平台,可同时容纳3000人观看火箭发射。在发射场参观线路规划上,游客从园区乘坐专线观光巴士进出发射场,参观发射工位、组装厂房等几个主要景点。至2020年,规划区人口将达到2.1万人,火箭发射日最高接待1.2万人。由于项目的建设将带来就业岗位3.3万人(含发射场)。
该项目意义主要有:一、国家战略性的新选择,世界级的影响力。水准:中国唯一、国际一流,科技:国际航天技术合作、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天文化旅游区。二、对海南发展起到重要的和提升作用。充实、补充、丰富旅游题材,提升:扩大、提高国际知名度。三、与文昌形成互动、协调的发展格局。直接:通过重点项目的引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间接:促进地方经济、科技与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本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也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汇报会后,有关专家对规划提出建议与意见。(吴棉 侯小健 郑善)
相关链接
理由一:纬度低,可提高卫星运载力。海南是我国纬度最低的距离赤道最近的一个省份,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所需要的能耗就越低,速度也越快。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15%,卫星所消耗的燃料可节约约100公斤,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理由二:海上运输方便。目前受我国铁路隧道直径的限制,直径较大的火箭箭体和发动机就不能用铁路运输了,而目前我国主要的三大发射基地酒泉、西昌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都深处内陆,必须依赖铁路运输,又需要穿过高山峻岭,因此,直径较大的新型火箭无法在这些地点发射。而海南的新发射场毗邻大海,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新型火箭可以装船通过海路运输到海南的新发射场。
理由三:近大海,火箭残骸落区安全。当火箭助推器和一级箭体工作完毕后被抛掉时,这些残骸一般将坠落在发射点以东1000公里以内。在海南文昌发射,发射场以东1000公里之内就是大海,极大地提高了残骸坠落的安全性。 (侯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