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金钱的因变量,钱是人生的通行证。钱如此重要,这才有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言、之行。但如果大家都这么为了钱不顾伦理道德、不顾他人利益,社会也就乱了套了。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便成为一条道德红线,维系着全社会的复杂经济关系。
然而,“取之有道”里的这个“道”,虽然平头百姓个个明白,可到了贪官们那里,好经遇到歪嘴,它就不幸成了“非常道”,成了“本官之道”,成了贪官的逻辑——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教材科科长刘某,月薪7000余元,为了回扣受贿3.5万余元,代人行贿13.1万元。这位官人职位不高,贪得不多,在法庭上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法官问“你为何行贿受贿”,他答“钱是永远也赚不够的”。
乖乖,这一问一答,妙不可言,其精彩回答,简直可以入选《2007年度贪官名言大全》。虽然无论是从贪的手法还是数量来说,刘科长充其量都只能算得上麻雀级、苍蝇级,但他上述一番表白,其中透出的强大逻辑力量,也让我等常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解剖这只麻雀,我们看到了弥漫在某些干部中的“潜逻辑”和“潜意识”——当官不为己捞钱,不如回家去种田;有权堪用直须用,莫待过期干瞪眼。更可怕的是,贪官的官衔越高,所贪越多也越“高级”,而其逻辑体系越完善,逻辑力量越惊人!叭绻蛔鲆话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奉承我,也不会失去上下的监督和制约”,这是湖南益阳国土局原局长贾新科的“奉承逻辑”;“像我这样级别的领导干部谁没有几个情人?这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更是身份的象征”,这是南京奶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金维芝的“情妇逻辑”……
在此,我们真要庆幸这位教材科科长的落网,因为他毕竟被止于小贪了,这对他本人、对社会皆是幸事。借用“边际效应”的理论,刘科长如果这次没被揪出来,下次他再贪3万,那边际效应可就要递减了,因为贪第二个、第三个3万元的快感会越来越微弱了,亦即所谓审美疲劳。因此,为了保持这种快感越来越强,他自然就会贪得越来越多,最后社会既要付出更大代价,刘科长也要万劫不复。这可不是妄言,“大名鼎鼎”的巨贪李真就有这样的逻辑:我帮了别人的忙,别人就得给我“小意思”,否则就是看不起我;为了让别人看得起我,遇到“不自觉”的人,我就得向他们要;而且随着我官位日隆,“意思”也要越来越大。最终,他贪了1000多万!
最后来一段《伊索寓言》似的结尾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反腐倡廉,要打秃鹫也要打麻雀,因为今天的麻雀可能就是明天的秃鹫;第二,高薪养廉不能光靠“养”,良驹不仅要吃好吃饱,也需要缰绳和辔头;第三,反腐既要高压打击,也要严重关注大虫小虫们的“潜逻辑”,千万别让其成了气候,污染了大气层。
文/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