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周口4月6日电(记者 周小云)4月6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清明节假期第3天。在上海打工的河南村民马建中赶乘假期末班车,坐火车回到老家河南省项城市马坡村,手捧菊花,祭拜已故5年的亡父,随后为父亲的坟茔添一掊土,以示纪念。与以往不同,此次祭拜,父亲坟前没有鞭炮声,没有装满酒肉的篮子,没有纸钱,更没有纸糊的豪宅、豪车。
“以前每年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烧很多纸钱,那时候担心父亲在天国没有钱花,只有这样做,父亲在那个世界才会过的好,其实这也是给与自己心理上的安慰罢了。”对于此次祭拜,只带了些许菊花,去掉了繁琐的祭祀规矩,马建中并没有感到内疚什么。
他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正在有意识地提倡绿色环保,大多采用鲜花来代替,在农村,虽然还有很多焚烧纸钱、放鞭炮等旧俗,但已并不像旧时祭祀那么繁琐了,每逢逝去亲人的祭日、生日,有的村民会在坟前烧点纸钱,有的摆几个苹果,几个馒头,点一根香烟,以这些方式悼念故人。
“厚养薄葬,人活着的时候,孩子不孝,死后再烧那么多纸钱,有意义吗?”马建中吐露自己的看法。
记者了解,眼下在城市,中国政府大力倡导文明祭扫、呼唤环保新风尚,植树祭亲、千纸鹤寄情、环保家祭、时空邮局、网上追思等低碳祭扫方式,越来越收到市民青睐,而在中国农村,传统的祭祀方式仍占主流。
当地陈楼村村民马桂芝在市区工作,每逢周末、假期,一有空她就会带着儿子回到老家祭拜亡父,在花店买些菊花插在父亲坟头,但也会偶尔为父亲送一些纸钱。
“给逝去亲人烧纸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风俗,还是可以提倡,也需要后人来继承这种传统的文化,关键在于如何做!甭砉鹬ニ,农村处处田地、树林,焚烧冥币、香烛,不仅污染环境,做法不当还会有引起火灾的可能。
“鲜花祭祀的方式多了文明,少了污染,长辈在世时多多陪伴、孝敬,比什么都要好。”
马桂芝觉得,看望已故亲人,献上花,坐在那里和故人说说话,也挺好。
提起传统祭祀文化,79岁的村民马殿邦讲,过去农村扫墓,都有些攀比心,哪家的人多、纸钱多、鞭炮响,就说明老人一路走的好,孩子孝顺,村里人也都一路跟着看。其实这些都是在老人过世后走个排场,不仅花钱而且污染空气,纸灰满天飞。
“到不如在老人健在时悉心侍奉,尽到儿女应尽的义务!贝迕癯陆ň,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是文明祭祀,并不代表违背孝道,农村的务农村民也应该学会以文明、时尚、环保、节俭的方式纪念逝者。(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