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但到年底,CPI似有抬头态势。今年物价总水平走势怎样?请听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解析—— 2007,低通胀会走高吗?
看2006年CPI的走势:前三个季度涨幅分别为1.2%、1.4%、1.3%,到四季度却达到2.0%,其中12月当月出现跳涨,达到2.8%?悸堑阶罱侥,我国的物价水平一直在低位运行,因此人们对这一“跳”议论纷纷。
很正常——近4年的CPI上涨率还不及17年平均水平的1/2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目前的价格走势没有异常。从2003年到2006年,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同期CPI的涨幅分别为1.2%、3.9%、1.8%、1.5%,平均为2.1%。从1990年以来,17年的CPI平均涨幅为5.08%。也就是说,近4年的物价上涨率还不及17年平均水平的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有过两次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幅。一次是1993年到1996年,但同时伴随着较高通货膨胀。第二次是近4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却保持了低通胀,所以说,现在是90年代以来经济运行最好的一个时期。
为何价格稍稍上翘,便引起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讨论和担心?姚景源认为这与我们的经历有关。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一次是在1988年至1989年,通货膨胀率的峰值达到18%;另一次是1992年至1994年,通货膨胀率的峰值达到24%。而通货紧缩的阴影仅在1998年、1999年和2002年出现过,虽然当时通货膨胀率出现负值,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紧缩,经济还在增长。人们并没有切身感受到通货紧缩带来的痛苦,却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缩水、生产力遭到破坏、众多百姓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记忆犹新,所以,中国人对通货膨胀更敏感。
莫担忧——中国的供需结构平衡,宏观调控为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年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姚景源认为不必担心。他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宏观调控以及结构调整等方面给出了四条理由。
一是从消费品看,我国早已全面转入买方市场。有关部门监控的800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无一短缺,全部处于供给大于需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品价格很难上涨。二是从生产资料价格看,我国长时期是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势必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力。因此,在生产资料这个领域,面临的不是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是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也就是说,生产资料也不可能出现因为供给严重不足而导致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三是企业对价格的内在消化能力在增强。去年CPI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利润仍然保持了30.1%的增长。价格在回落,而企业利润在增长,这说明企业的利润不是像以往那样依赖涨价而获得,而是由于企业自身素质的增强,从技术进步、从加强管理而获得。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会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的发生。四是有宏观调控。从去年的实践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为抑制通货膨胀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央银行时刻把防止通货膨胀做为其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去年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今年才两个月就调整了两次。这种预调、微调,为防止通货膨胀出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