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要无伤
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 储兆瑞
过去中国的性文化是讲究含蓄的,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在变化,时尚在变化,目前性文化处在一个释放的状态,以性感为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去的性压抑又导致了性开放、性自由,乃至性过分,因此社会有性感喷发的趋势,适当的表现男女身体美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现在媒体普遍比较浮躁,已经有一种让人审美疲劳的感觉。
更为让人担忧的是社会中的性泛滥现象,比如色情短信、色情图片泛滥,行为艺术家暴露生殖器,女孩子以裸露为美,新闻媒体以走光为笑料,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现在这种“性感”泛滥对于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来说,可能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对一些青少年,尤其是一些涉世不深的人来说,往往因为接触或者受到这些“性感”的诱惑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目前有两类人是高危人群,一类是民工,另一类是大学生,他们性饥渴难以解决,这是个问题。
西方上世纪60年代走过性开放、色情泛滥这条路,我们现在也在朝着性开放这条路走,但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让色情泛滥。
性是必须的,这就需要加强性健康的教育,正确看待社会上的“性感”文化,要结合中国实际。另外场合很重要,现在很多媒体、个人不注意分寸感,不注意对象,老百姓很反感。
对待“性感泛滥”,要做到八个大字:“进步、发展、自愿、无伤”。尤其我想说一下“无伤”,“无伤”是要做到不伤害公众情绪;不伤害家庭;不伤害身心健康;不伤害隐私权。
“性感疲劳”好于“性饥渴”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性学会理事江晓原先生就“性感喷发”话题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专访。
《国际先驱导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中国人已经进入了一个“性感喷发”的年代。您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成立?
江晓原:我想这是言过其实了。国外媒体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和评价,往往受到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够的制约。和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开放岁月,比如盛唐时代相比,我们今天根本谈不上什么“性感喷发”,最多只是在回归正常的途中而已。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的一些媒体已经颇为开放,有些时尚杂志拍摄的照片尺度大胆。您对此有何看法?
江晓原:不要一看见女性的肉体就想入非非或大惊失色,健康而性感的女性肉体(当然男性的也一样)是非常美好的事物,古希腊人很早就懂得欣赏和赞美。在这方面中国人历史上比较落后,现在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这方面“和国际接轨”,完全是正常现象。
《国际先驱导报》:网络、传统媒体靠女性身体的性感吸引眼球,让部分人产生对性感的审美疲劳,您认同这种看法吗?
江晓原:在网上,性感的图片当然很多,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无动于衷。但是不必将这样的正常现象提升到“审美疲劳”之类的高度上来。退一步说,即使有“性感疲劳”,那也比性禁锢年代的性饥渴要好。那时年轻人偶尔见到一张性感的图片或一小段性感的文字,就会脸红心跳,血脉贲张,这难道是正常的吗?
(来源: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刘科)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