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六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好成绩,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中新社发 史利 摄
|
八月二十六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好成绩,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中新社发 史利 摄
|
中新网9月9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9月9日刊发题为《北京“双奥会”后中国不忘韬光养晦》评论文章说,在这个本可顺理成章盛赞中华盛世的时刻,中国官方冷看奥运“成绩单”,这种理性、清醒实际上显示了中国政府冷静务实的治国态度和国家战略高度的思考,正暗含“韬光养晦”的战略思维仍将继续。
文章摘录如下:
正当舆论惊呼中国“两个奥运同样精彩”,齐赞“大国复兴”,甚至有外媒断言“中国不再韬光养晦”之时,人们发现,中国官方高层却保持了少有的低调和理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韩国时,对华人华侨代表一再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有十三亿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坚称“奥运成功并不改变中国地位”。
不是所有闪光的东西都是金子。京奥毕竟只是一次集中展现式的运动会,是中国“举全国之力”展示的“最佳状态”、“最好一面”,而不是常态、全貌。如果扬其一点而不顾其余,自我陶醉,未免过于天真。在“中国崛起”前应不失理性,中国需要从巨大成功中冷静下来,回归现实。
金牌总数代表不了国力,不可盲目乐观。奖牌称雄并不证明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科学成就和全民文明素质超越欧美发达国家。无论从外交还是内政来看,奥运会之后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胡锦涛坦承“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长期的艰苦奋斗!笨此评仙L,在奥运圆满谢幕后别有深意。
对京奥“真正的无与伦比”要“冷思考”。京奥虽精彩,但国际奥委会对历届都有不错的评介,汉城有“历史上最好”之称,巴塞罗那赢得“历史上最出色”赞誉,悉尼被称为“最成功”;雅典奥运会则是“心满意足,非常非常满意”。中国须保持自知之明,对客人的礼节性表态不能太当真。中国走向世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奥运会是个契机,而非终点。高昂过热的舆论容易渲染盲目的民族情绪,诱发民众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炫耀和自大心理,忘记了“基本国情”。中国没有时间和资本沉湎于成功,欢呼声过后应当“多泼冷水”,有更为冷静的思考和务实的行动。奥运会应该成为进步中国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起点。
针对一些西方舆论借奥运会“捧杀”中国的现象,一定要作出理性的回应。西方“中国威胁论”并未停息,也不乏某些媒体迎合中国人口味,频送“高帽”,制造舆论陷阱,在夸大中国崛起的同时,也夸大了“中国威胁论”。中国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味逞强逞能,将被要求承担那些不应该承担的“大国责任”, 被某些国际势力牵着走。
最根本的是,基于国家战略的考量,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今年春天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访问老挝会见当地的华侨华人代表,特别提及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思想“至今还管用”。中国未来势必还会遭遇不测之风云、灾难和曲折。中国仍然需要集中力量,一心一意搞建设,需要树立平和、睿智、包容的“大国民心态”,理性而不狂妄,富足而不骄奢,自信而不冲动。一次成功的奥运并不表明中国韬光养晦时代的结束,中国的最终崛起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并不在于激昂的宣示和张扬。(吴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