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开幕式当晚,李宁手举火炬,奔跑在鸟巢上空,点燃北京奥运会主火炬的那一幕,举世难忘。但鲜为人知的是,为了能符合点火方式的需要,不光是手持火炬的李宁经过了艰苦的训练,他手中所举的那支火炬,同样是通过了特殊的锻造,而且一共制造了3支。
这3支“祥云”火炬和普通的“祥云”火炬相比,究竟特别在哪里,又是怎么诞生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奥组委的火炬技术顾问、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启均。
特制火炬摔不灭
特殊的点火方式,也就要求特别的“祥云”火炬。作为“祥云”火炬的制造者,华帝股份为圣火传递生产了一共两万多把,因此黄启均对“祥云”火炬的技术了如指掌。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和华帝团队进行了两百多次艰苦试验,并在10天内将相关的技术难题完全破解。
开幕式特制的火炬,和普通的火炬相比,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是大幅增加了排气孔的面积和数量;二是增加了一块隔热挡板;三是增加了燃气的容量。
据华帝技术人员回忆,在最后测试火炬性能时,兴奋中的黄启均童心大发,跟几个伙伴打赌说谁也弄不灭他的火炬!敖峁,几个人搞得满头大汗,火炬依然熊熊燃烧!弊詈笫腔破艟昧,把一个还没有完全安装好的火炬的燃烧核心全甩了出去。但是,火焰还是没有灭;破艟獠旁菔狈帕诵。
不光是技术特别,就连试验的时间都很特别。为了能确保点火方式这一高度国家机密,从7月25日伴随着紧张的开幕式点火演练开始的“祥云”火炬改造工作,黄启均和华帝团队每天都是凌晨12点开始工作,凌晨5点多结束。
排气孔面积数量增加
开幕式当晚,李宁手举火炬上升一段时间后,火炬的火焰曾有数秒似乎熄灭了,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其实,当时火焰是被风压在火炬里面燃烧。据黄启均介绍,这在点火演练中并不少见。
为此,他已经把原来火炬的排气孔数量从400个增加到600多个,孔径从1.2毫米增加到了1.5毫米。但开幕式当晚,还有类似场景出现,主要还是因为身在空中的李宁确实很难把握角度,未能将火炬的角度保持在最佳的30度角;破艟担骸霸诳罩薪嵌群苣寻盐,稍微差一点火焰出来的效果就大不一样,李宁也是在上面做了好几次调整才把火焰调出来的!
钢丝助李宁高举火炬
由于李宁吊在空中时,身体横着手臂根本使不上力;鹁980克看似轻,实际上在那样的角度举那么长时间是很难办到的。在训练的时候,李宁就笑称,火炬看上去小,可是在他手里却越看越大,3分钟以后就受不了了。为此,华帝技术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是在李宁的手臂上吊了一根钢丝,并在其手上安有一个特制的套,这样即使不小心松手,火炬也不会掉下来。
任何可能出现的细节,都已被提前考虑在内。比如说,“考虑到李宁奔跑的时间比较长,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也是为了保证燃气的压力不会缩减而影响火焰的外观,”黄启均说,李宁手中的那把“祥云”火炬的燃气容量比原来增加了7克,能够燃烧9分钟。
(陈 敏)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