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4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2005年度执行情况。与2004年相比,2005年淮河流域总体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淮河干流未发生大的污染事故,沿岸群众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繁W芫2006年将重点做好五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该负责人说,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评估办法》,环保总局会同监察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组成2个核查组,于1月17日至23日对《目标责任书》2005年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核查和评估。
总体上看,淮河现场会后,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四省政府认真贯彻淮河现场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2005-2010年)》要求,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采取了有效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治污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步伐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建设、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环境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淮河治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他说,通过对《目标责任书》2005年度执行情况的核查和评估,四省政府进一步增强了淮河治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繁W芫纸徊郊忧炕春恿饔蛩廴痉乐喂ぷ,在2006年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さ木龆ā泛汀锻ㄖ肪,将淮河治污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政府环境;すぷ髂勘暝鹑沃;进一步完善《评估办法》,对2006年度执行情况实行更为严格规范的核查和评估;严格执行《环境;のシㄎゼ托形Ψ衷菪泄娑ā,建立淮河治污工作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尽快制定《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结合“十五”计划各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需求,进一步明确淮河“十一五”治理目标和行动措施。
三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快《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细化水环境功能区划、执法监督、处罚和赔付补偿机制等规定,强化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在环境监管中的作用。督促四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关闭一批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加快实施《2005-2007年淮河流域重点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规划》,组织实施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工业废水零排放工程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四是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要求沿淮各地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环保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对自备水源用户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加强对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的监督管理。制定和完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收费政策,推进垃圾和废弃物处置的市场化运作。
五是强化执法监管。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能力建设,抓紧完善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和敏感区域水环境应急预案,提高水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城市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在没有水环境容量的地区,禁止新建增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把淮河作为重点流域,严查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