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故事3 买房一年,至今无钱装修
王健于2005年5月买下了洛溪附近一套120平方米的毛坯房,当时单价3400元/平方米,总价近41万元。
王健在家是独子,工作没有两年,手头只有3万左右的存款。当时买房主要是打算和女朋友结婚用。年迈的父母都已退休,但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将仅有的17万元拿出给了儿子付首期。王健本想付三成首期,余下的做20年按揭,但一想到银行高额的利息,咬咬牙,首期付了五成,按揭贷款10年。
房子到手后,可王健再也没有余钱装修了,只想着先把借的4万元还上。一个月后,银行按揭批下来了,王健开始了月供2300元的“房奴”生活。去年,王健还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月收入5000元。除去一个月的供楼款,还要将剩余的大部分还给朋友,留给自己的生活费则尽量控制在800元左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800元只够自己吃盒饭饭。就别提买衣服、泡吧、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了,那都已成为历史啦!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王健所在的公司要搬迁至外地,王健只好另寻工作,虽然有着研究生学历的他,但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不得不屈居目前这份4000元/月的工作。所幸的是借朋友的钱基本上还清了,但房子的装修费用仍然是个问题,房子都买了都一年多了,仍然是毛坯空在那里,住又不能住,还要承担每月巨额的供楼款。每天醒来最先想到的就是月供款,本想休休年假的,但一想到休假的那个月工资会少很多就只好作罢。最让王健担心的就是父母的身体,如果一旦父母身体出现问题,急需用钱,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房奴故事4 买房后,生活能省则省
梁先生夫妇俩终于在前年买了一套位于中山路附近的新房,这是他们长期以来的期盼。搬离了世代蜗居、业已破败不堪的老屋,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但更多的是一种住上新房的喜悦之情。在住进新房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家三口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
然而,梁先生很快就切身体会到做“房奴”的无奈。为了付30%的首期款,他们不但花掉了长期以来的积蓄,连父母的养老钱都“挪用”了,2000多元的月供占据了夫妻总收入的4成左右。于是,梁先生开始精简自己每一个生活环节的成本:超市购物时尽量挑一些便宜好用的;朋友及同事间的应酬能不去就不去,以至于别人误以为外向的他得了“自闭症”;上下班尽可能坐一元的非空调车……同样地,他发觉妻子的生活也有了变化:以前存放多时的旧衣服又被拿了出来,之前常常在梁先生面前谈论各种名牌的兴奋劲也没了。
想着还有年事已高的父母要赡养,女儿的学费一年高过一年,一年前的购房喜悦似乎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忧虑。
房奴故事5 烦人的节衣缩食生活
在天河北一家外资公司上班的萧小姐,月入近7000元,也算是一个白领吧。1年前,她看中了东圃的一个楼盘,无论是房子还是小区的优美环境,都让她心动不已。单身的她做出买房的决定并容易,好友们都说“买房的女人会让男人敬而远之”,并奉劝她不要“逞强”。父母也持反对意见,认为她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厌倦了租房的她,始终对“家”有一份憧憬,还打算要把父母接到广州来安度晚年。于是,就决定做个有房一族。
揣着父母和自己几年来的积蓄,战战兢兢地付了首期。搬进新家之后,一种满足、安全、自傲、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然而,接下来的生活变化让她焦躁不已:由于房屋买得过大,月供差不多占了总收入的一半。一向“奢侈”惯了的她不得不过起了“节衣缩食”的生活,幸运的是——减肥的预算被省了下来;名牌店也不敢经常去逛了,健身、旅游、美容等支出更是捉襟见肘……现在她真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韩渊武 何羽 苏华俊 罗莎琳)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