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象掩盖的供求关系
两组数据把北京的房价搅和得沸反盈天,让购房者在市场分析时无所适从。
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建委关于2006年一季度房价涨幅的数据相差一倍,而建委下属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数据管理网公布说,北京市可售期房的未签约比例高达60%,又与开发商一房难求销售火爆的说法大相径庭。
两组互相打架的数据
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北京可售的期房总面积为2644.76万平方米;其中1569.89万平方米未销售,也就是有59%的期房尚未销售。
随后便有地产商对此进行反驳。有分析指出,由于房产商捂盘惜售,导致了在地产交易数据管理中心上报销售比例不足。
另一组数据是,4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调查局北京调查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北京一季度房价同比涨幅为7.6%。4月13日,北京市建委下属的城研中心发布消息说,2006年一季度,全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均价为688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4.8%。
这两组数据不但自身冲突,而且销售面积和房价涨幅相互冲突。
换言之,如果六成可售面积未销售,房价涨幅就不应如此之高。
被淹没的供求关系
混乱的数据背后掩盖的是真正的供求关系!傲善诜肯邸钡男畔,揭开了市场的冰山一角。
如前所述开发商种种营销策略,开发商永远是供求关系紧张的制造者。即便是在2005年受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上海房价大幅下跌时,开发商也会打出让利销售、供不应求的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曾经指出,房价涨幅越高,往往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房市,从而导致房价更大涨幅。
有专家分析指出,统计局和建委的数据冲突来源于统计方法的不同,统计局根据样本抽查分析的方法,而建委则是通过交易数据汇总的方式。
2006年一季度房价上涨与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针对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过热,4月28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意味着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开始。
公共数据的价值
房价的上涨和开发商制造供求关系的紧张不无关系,但是攻击或者诅咒开发商显然是缺乏理性的行为,因为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是企业逐利本性使然。
在普通购房者和财力雄厚的开发商之间,普通购房者必然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市场容易被操纵,消费者更容易被误导。
因此,需要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的第三方数据,使得公众在购房时有清晰和理性的判断,这才是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价值所在。
如果按照北京市建委10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本市商品房交易市场动态监管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能够持续准确地提供市场交易信息,并且制裁在数据申报交易中的违规行为,在六成可售面积未出售情况下,开发商愿意惜售捂盘,就让他继续捂半年看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