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4日电 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的文章称,当前中国国民的总体国际意识、文明水平、道德素质与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甚相称。
文章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需要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找准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文章指出,第一,要用宽阔的眼界观察世界,用战略的思维来分析和判断各种问题,增强决策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面性。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不能服从他人的指令,听任别人的摆布;作为世界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应自觉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第二,加强处理对外关系的理性意识。国际事务大都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复杂的内涵,有全局与局部之区分,原则性与灵活性之联系,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权衡,国际准则与民族感情之考虑,不能单凭一方愿望,更不能“跟着感觉走”。
第三,提高全民族的国际知识水平,增进对中国外交政策和方针的了解与把握。中国的对外政策和方针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归纳和总结,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肯定和称赞。这应成为全国人民所有对外交往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绳。作为一个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的国家的公民,我们应当对国际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加自觉地维护和遵循国家的对外政策与方针。
第四,维护和加强“礼仪之邦”的国际形象。中国是一个讲礼仪、重道德的文明古国,世界人民看中国,更多是通过对个体中国人行为的直接观察。随着中国人民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对那些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行为习惯,我们都应认真遵守,切不可我行我素,甚至把一些劣习恶俗带到国外,败坏国家的形象。规范对外交往的言行举止,有修养、懂礼貌、守秩序,对国家对个人的意义都越来越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