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电 题:阿拉山口的喜与愁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八月下旬,新疆西北角的边境线上,阿拉山口口岸宽敞的公路联检大厅,二十七岁的哈萨克斯坦人苏利尔和数十位中哈两国的商人在不同的柜台前依次排队办理通关手续。
奔跑在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乃至内地之间已两年,腼腆的苏利尔话不多。通过当地翻译,他告诉记者,这一天,关口上那辆自己驾驶的能装下一百二十立方米货物的大货车上,都是中国内地产的服装,回国可值二十万美元。
在他的国家,民众需求最大的中国商品,是饼干、方便面,来自上海、浙江、广州的鞋帽等各种服饰,还有轻工产品。
联检大厅一溜排开检验检疫、入出境检查、中国海关等等部门,苏利尔轻松地说,不用一个小时,他可以办妥各种手续上路,“速度很快”。
高大厚实的博尔塔拉居民吐尔逊当天也到联检大厅办事。在中哈两国间作经贸生意已十四年,联检大厅里的工作人员都认得这位乐呵的大叔。
在边境线的另一侧,距离阿拉山口十二公里远的德鲁日巴口岸,其边境联检大厅正进行一次价值两亿美元的扩建工程,吐尔逊为他们提供各种建筑材料。
他得意地告诉记者,近年随哈萨克斯坦国家经济复苏,很多商人以旅游购物的形式到新疆和内地,成集装箱地将购买的中国商品空运或从公路运输发到哈萨克等中亚国家;许多中亚商人和中国民营企业日复一日忙碌于经过阿拉山口的新欧亚大陆桥上,于是有了哈国联检大厅的扩建,吐尔逊就拿下了其中一个不小的单子。
说到扩建,阿拉山口口岸近几年一直为铁路的扩张而忙碌、发愁?诎吨鞴芄僭庇日季,新疆十六个边境口岸的过货总量,阿拉山口占了百分之九十,它二00三年九百二十万吨的过货量在中国仅次于满洲里口岸,绝大多数货物又是经铁路运输出入中哈两国。
“中国经济急需的中亚金属矿石、木材、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由此大量进入新疆、内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由此运往中亚市场!
由于中哈两国铁路轨距不同,货物必须在阿拉山口换装,口岸不断为铁路做扩容改造,却难满足迅速增长中的货运需求。二00二年,阿拉山口口岸投入人民币三点七亿元,让铁路换装能力从三百五十万吨增长到一千三百万吨;投入使用的二00三年,实际需求已经增长到九百四十万吨!巴瓿芍,就是饱和之时”,当地官员为穷于应付而有此感叹。
今年,阿拉山口口岸再投入人民币一亿元继续进行扩建工程。
十五年以前,这片一百五十五平方公里的地方还是不毛之地,今天不仅被称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它还是发展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经济的一大基础。
当地人希望,能有部分适合的产品,不需进入内地,就在此间加工,再向中亚出口。即所谓“两头在外”的落地加工业。
从四年前开始,包括做毛皮、木业、冶金在内的十二家工业企业先后在这里落户!耙荒暌怀》,从春刮到冬”的这么一个山口,如今也聚集了三万居民,他们期待着口岸上赶紧建成学校和医院,也好在此长久安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