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时候,央视独具慧眼地看到了末代甲A的经济价值。足协为全年的联赛开价540万,马国力老师摇摇头说,“NO”。
三年过去了,甲A已成了过去时,替代者中超还是不能登上央视大雅之堂。足协也想让比赛上央视,而央视却不买足协的账,“垃圾比赛不值钱,你蒙谁呢?”好在文广集团当了下家,几年来高举热爱本土联赛的大旗,薄利多销,倒也落个热闹。
经过坚持三年不转播中国联赛的高姿态之后,央视开始涉足国字号比赛的转播权,而且是狮子大张口,不转则已,要转就是独家。据说这次与足协的谈判中,央视依然占了绝对的上风,“以互换广告的形式独揽了中国之队转播权,没有花费任何现金”。
虽说市场决定价值,但足协此举恐怕更多的是出于无奈。比赛上不了央视,赞助商自然不满意;赞助商不满意,钱就到不了足协的账。中国之队是个老虎机,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数支队伍,上百号人一年的开销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全指着足协自己掏腰包,显然不现实。当年王俊生攒下的家底,这几年折腾得也差不多了。要是没有赞助商,球队集训外访比赛就成了大问题,别说莱茵河了,能去趟香河就算不错。
央视号准了足协的脉,“阴阳失调,底气不足”,因此才会有不花现金,照样拿下的霸王协议。要知道,那可是时间为5年,内容为国字号球队的比赛转播权。这放在任何一个足球人口超过千万的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且不论比赛水平的高低,单就“国字号”三个字,如何就沦落到了这般光景?
中超之烂,已经无须口舌。中国之队好歹也该值点钱,之所以能被央视“空手盗”,原因有二。
一是男足冲击德国世界杯失利,女足坐着滑梯成了东亚第四,中国之队自贬身价,足协在谈判的时候腰杆不硬。至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那是没谱的事儿。足协就算敢拍胸脯说肯定出线,您信吗?
二是迫于赞助商的压力。人家出那么多钱包装你,当然要求在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上亮相。
球队不争气,赞助商施压,重压之下,足协被迫就范。不能说央视太牛,只能说他们在随行就市。如果赞助商还把中国之队当个宝,那是因为他们是老外。足协和央视心知肚明,中国足球不是F1,单比收视率,恐怕还比不上F4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