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八月二十二日电 题:南洋华侨老机工忆烽火岁月
作者 邹辉 郭虹
七十九岁的蒋印生老先生,晚年的日子过得很悠闲,平时养些花草、有时和周围的老人们去野外钓钓鱼、游游园,怡然自乐。这位留居重庆的南洋华侨老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工”),亦时时梦回千里之外的滇缅,追忆那远去数十载的抗战岁月。
一九三九年,十三岁的蒋印生在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辞别父母,离开了出生地--印度加尔各答,和三千多位南洋华侨青年共赴国难,铸就了一段特殊年代的烽火史记。
历史赫然在册:一九三七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三千两百多名华侨机工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分批回国参加抢修滇缅路,运送国际上支援中国的抗战物资,共有千余人殉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年仅十三岁,蒋印生却和这三千两百多名华侨机工一起,在一千一百余公里的公路上镌写了历史上不朽的篇章。
蒋印生至今记忆犹新,滇缅公路山高谷深、地势险恶,道路崎岖、险象环生。蒋印生和三千多名抗日服务团成员冒着纷飞战火,夜以继日抢运军需辎重及兵员。曾参加过昆仑关战役,抢运药品,运送军需,在这条抗日生命线上风里来雨里去,出生入死。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为何敢投身炮火纷飞的战?蒋印生老人引用古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作了有力的回答。当时的蒋印生,因为战争,小小年纪的他便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含义。
道路艰险,日军轰炸,南侨机工用鲜血和生命保障了滇缅公路的畅通,用火热的爱国心筑起了一条炸不断的运输线。三千两百多人中,牺牲一千余人!一千余名在国难当头时毅然归国报效的“海归”,演绎了“舍命才算真豪杰、爱国方成大丈夫”的真性情。
梦回滇缅,山花如血。
抗战胜利后,幸存的两千余名南洋华侨机工,千人返回南洋、千余人留居国内。重庆目前健在者仅有蒋印生、程龙庆、林广怀、杨仁松四位。一九七九年,八十高龄的老母亲通过外交途径找到了阔别四十余年的蒋印生。次年,蒋印生回到了阔别四十余年的加尔各答,母子相拥畅叙离别之情,母亲兄弟姐妹劝他留在印度殷实的家庭,他动情地对母亲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心在中国!”
之后蒋印生匆匆祭别老父,挥泪老母,毅然回到中国。
七十多年过去了,三千多位南洋华侨机工在民族存亡关头毅然归国共赴国难的勇气,仍为人们传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