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大型纪实画册《泣血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幸存者实录》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嶂,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一个个受害者受尽折磨的痛苦记录,在读者心中激起了愤怒的波澜;岬淖髡呓欣钕,是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政治部干事,他是如何走上这条历尽艰辛的调查之路的呢?带着这个问题,8月上旬,记者走近这位年轻的军人。
一段告白激起调查欲望
上世纪80年代末,李晓方应征入伍后,一直从事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2001年的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原告团团长王选悲愤地说道:这些受害老人在悄悄地离开人世,许多人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却一无所知,我们必须把这段历史给记录下来!看到这,李晓方痛下决心:无论多难也要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录下来。
起初,李晓方调查的范围仅限于部队周边地区。在半个月时间内,他找到了一名受害幸存者。接着,李晓方查阅了大量当年日军进行细菌战的有关资料,并对调查的路线、行程进行“谋篇布局”,把浙、赣两省20多个县市的800多个受害乡村在地图上一一标出来,逐个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感到只凭受害者的诉说和伤痕难以证实日军犯下的罪行,必须找到更详实更科学的依据。于是,李晓方对第一阶段调查情况进行“小结”:染病的30多个老人都是在日军实施细菌战后发病,当年都是十几岁的年龄,都在日军播撒过细菌的地方活动过,发病的症状惊人地一致,都是从身体裸露处开始发黑,并逐渐溃烂。随后,他又制定了更合理的调查方案。
李晓方的调查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2002年3月,美国历史学家哈里斯、医学家法兰兹布劳和法曼斯基,以及日本岐阜大学医学部著名医生松井英介教授等,专程赶到浙江金华、衢州地区等日军进行过细菌战的村镇进行调查。2003年9月,李晓方应邀参加了“第四届日本侵华史学研讨会”和“抗日战争史实调查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两个国际性的研讨会,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中外专家的一致认可。中外专家经过两个多月的系统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些地区受害老人60多年前曾受到炭疽杆菌的侵袭。专家们的认可,更加增强了李晓方继续调查的信心。
一声叹息推进调查步伐
调查中,李晓方常听到这样的叹息:“小伙子,你要早两年来就好了,那时村里烂腿的人很多,现在他们大多去世了!闭庖簧鞠⑹估钕郊涌炝说鞑榈牟椒,因为他知道这些受害幸存者去世后,日军犯下的罪行将无法证实。
2002年国庆节,李晓方又背上重20多公斤的摄影包,踏上调查的道路。7天下来,虽说被太阳晒得脱了几层皮,但他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这次调查,他共访到15名受害幸存者。
调查中,李晓方深深感受到受害幸存者的痛苦和期待。2004年2月28日,他第5次来到受害幸存者童樟花的家。躺在床上的童樟花,已经神志不清,瘦得皮包骨头,看上去有点怕人。有人对童樟花说:“看,谁来了?”童樟花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晓方,动了动被炭疽菌摧残得不像样子的腿。李晓方眼含热泪,为老人拍下了一生中最后的照片。不久,老人带着仇恨,带着期待,永远地走了。
调查寻访的4年多时间里,李晓方在浙赣铁路沿线20多个县市的800多个村镇,寻访了200多名细菌战受害老人,拍摄3000多幅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幸存者照片。中国著名细菌学、病毒学专家郭成周教授评价说,李晓方的这一调查“填补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空白”。
一种责任催生画册的出版
每当翻阅调查资料,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李晓方的耳畔就响起受害老人痛苦的呻吟声。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民族“苦难史”、“屈辱史”,让更多青少年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古训。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李晓方产生了出书的念头。
出书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缺少资金。由于调查完全是自费进行的,李晓方的积蓄所剩无几,但家人对他进行的调查全力支持,爱人将几年省吃俭用积攒的两万元钱全部拿了出来,岳母拿来了退休工资,身在农村的父母也将多年“从泥土里刨来的钱”全部交给了儿子。尽管如此,离出书所需要的钱还是相差很多。为此,李晓方跑东家借西家,这3000那5000元,一点点借。
为能早日筹借到资金,李晓方还带着调查资料来到各大公司请求支持。李晓方不辞辛苦调查日军罪行的做法,使浙江省两家公司的老总深受感动,表示在经费上愿意无偿援助。杭州疗养院领导在肯定李晓方进行这项工作同时,也给予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积极与上级和地方有关单位协调,为李晓方畅通各种渠道;平时工作中,也尽量为李晓方减轻工作量,提供更多时间进行调查。在领导的关心、亲友的支持、好心人的帮助下,李晓方的大型纪实画册终于问世。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白介夫先生在画册序文中称赞:“这部画册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痹诨崾追⑹缴,李晓方还将150幅珍贵照片、底片,无偿捐献给浙江省档案馆作为永久保存。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于伟、代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