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8日电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人民币升值至今已经超过两周时间,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认为,从两周的情况看,进口铁矿石价格高涨、进口低价钢材冲击国内市场和出口困难增加依然是国内钢铁企业面临的三大压力,这三大压力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突出。
马忠普认为,从理论上看汇率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包括进口铁矿石的成本;不利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引起的进口价格下降将导致进口低价钢材冲击国内市场,而出口价格提高,会造成中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不过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力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钢材市场取决于我国钢材市场的实际供需平衡状况和价格运行态势,取决于钢铁企业成本、产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和比较优势。
需求刚性,汇率升值没有带来铁矿石价格下降
马忠普表示,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上周受中国钢铁企业需求进一步回暖的支撑,印度铁精粉出口中国的现货价格再度走高,其中铁精粉(63.50.000000e)出口中国的价格(CFR)达到67-68美元/吨,较前一周的63-65美元/吨上涨了两美元以上。虽然铁矿石涨幅不大,但是它反映的是矿石供应企业对中国庞大钢铁工业的矿石刚性需求判断后的一种心理优势。
马忠普说,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这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7升值到8.11,相当于每吨铁矿石减少进口成本11.9元。这仅仅是汇率变化引起进口成本下降,实际上受刚性需求的影响这区区的11.9元并不能改变铁矿石市场高价位运行的情况。因此,在看到人民币升值带来进口钢铁原材料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刚性需求。
马忠普认为,高涨的原料价格已经大大降低了中国钢铁的价格竞争力。一项研究表明,今年一季度前铁矿石和铁合金料涨价中,中国钢铁业平均原料成本增幅最大,中国吨钢的铁矿石成本不仅仍居各国家和地区之首,而且吨钢成本达到335美元。远远高于巴西(226美元)、俄罗斯(250美元)和印度(266美元)等国家的钢铁企业,并接近国际钢铁生产成本的平均水平。虽然中国钢铁生产中劳动力成本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但高额的原料成本已使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大大降低,不再具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了。
汇率变动改变国内钢材进出口态势
提高人民币汇率后,增加了低价进口风险,扩大了出口钢材难度的市场压力。从中国钢材市场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势态看,人民币升值对钢材市场的影响力不能小视,特别是当钢材市场价格激烈竞争时,这种影响力就会明显显示出来。马忠普认为,中国钢材进出口发生的新的变化趋势,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表现将更加明显。
马忠普说,从进口总量上看,很显然中国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不高,加之目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仍高于国内,因此,到目前为止这次汇率变化对近期钢材进口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是,由于国际市场供给过剩,中国钢材市场目前面临国外低价进口钢材冲击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前独联体等一些国家由于吨钢成本比中国低很多,一旦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很可能出现几年前曾发生过的情形:低价进口普通板材冲击国内市场。届时已被升值的人民币对钢材市场影响力就会突显出来,即使每吨进口钢材价格降低72元,也将使国内钢厂面临很大的市场价格和成本压力。
从出口看,汇率升值将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钢铁需求更加疲软。目前,国际市场上普通薄板材的价格已经贴近国内市场,人民币升值2%转换成吨钢材出口价格提高72元,无疑增加了出口的难度,而降价出口不仅造成钢厂的损失,而且也增加钢铁企业的出口风险。
马忠普认为,在当前钢铁行业面临进口压力增加、出口难度增大的环境下,国内钢铁企业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给钢铁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刘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