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8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下半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研究员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指出,下半年宏观调控应保持现有力度。
宏观调控关注重点在明后年
谢伏瞻指出,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看,GDP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既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就业增加,消费增长,国际收支保持顺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高位。这些指标的组合表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好的。
而从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看,一些新情况和新趋势需要关注,如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从去年5月以来平缓回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明显下降,同比回落27.9个百分点;进口增速下降,增幅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也低于出口增幅;CPI同比呈下降趋势,环比持续几个月负增长;上海、广东等经济大省工业增速在下降,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力有可能减弱。
他说,综合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分析,我并不认为下半年的经济会趋"冷",我觉得下半年经济可能呈高位运行,稳中趋降的态势。如果保持目前的调控力度,宏观经济既不会反弹走高,也不会加速下滑。宏观调控关注的重点不在今年而在今后1至2年,应及早解决一些倾向性和关键性问题。
确定调控目标需权衡各种因素
目前宏观调控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谢伏瞻表示,在调控方向上,是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还是反向操作,防止经济的加速下行,或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适度微调?这是需要正确选择的。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和趋势看,我认为,稳定现行政策,把握调控重点,适度微调是有必要的。
谢伏瞻指出,在总的调控力度上,基本保持现行的调控力度,而在具体调控的目标上,重点要关注中期增长目标和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努力扩大国内的需求,逐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消除结构的扭曲;要继续深化改革,消除经济增长的体制性结构性障碍。
信贷的结构和总量要平衡
深化改革是今年的主基调,下半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主要是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控力度。一是保持信贷合理增速,防止信贷的过度紧缩,同时大力调整信贷结构;二是把握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后适应性调整。如果这三个方面的调控不出偏差,宏观经济的当前稳定和中期增长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谢伏瞻称。
谢伏瞻还表示,上半年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大体上是适当的,但造成这种"宽货币紧信贷"的局面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各类商业银行改革密集推进,受资本充足率的约束,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明显加强,主观上放贷的意愿变得更为审慎;客观上,一些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受经营状况和宏观走势的影响,借贷的意愿在减弱;一些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没有抵押和担保,得不到贷款,这就造成了贷款增速的放缓。
为了既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又规避金融风险,一方面要保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要大力调整贷款结构,适当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在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需要强调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控制风险,二是提高效率,两者不可偏废。既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也要提高经营效率,积极拓展贷款业务。下一阶段的调控重点就是要把握信贷政策的调控力度,在总量上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 M2增速保持在15%左右,贷款保持相应增长。在贷款结构上,适当增加短期贷款。
汇率改革是自主性调整
谢伏瞻表示,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十多年的时间累积外汇储备7100多亿美元,使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升值的内在压力。姑且不谈币值的高低,仅从汇率的刚性对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无论从中国经济当前稳定和长期发展看,都有必要尽快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以增强汇率的弹性。因此此时进行汇率调整是出于我国经济自身的需要,是一种自主性的调整。
在时机的选择上,也是非常恰当的,做到了"出其不意"。从当前经济变化情况看,一是经济增速有放缓迹象,二是美元在此前两个月相对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已经升值了5%至10%不等,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经在降低。三是美元利率和人民币利率之间的利差在扩大,此时调整汇率是非常及时、非常正确的选择。
在影响方面,此次人民币汇率调升2%对我国就业以及出口会有所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因为2%的升幅还是很小的,而且我国经济也需要这样的弹性,需要适应这种参数的变化,从而调整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如果说有影响的话,也应该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记者 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