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六日电 题:下半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轮廓清晰
中新社记者于晶波
尽管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依然未对时下“经济冷热”达成一致意见,但中国调控当局对下半年的政策风向显然已有了自己的判断,那就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适度微调。
日前,中国货币当局和财政当局先后公布了下半年的政策取向:继续执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主事宏观调控的国家发改委今日亦揭开了下一步宏观政策的“盖头”。提出,下半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仍会继续,总体上将既不加大亦不放松宏观调控的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四月始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如今已棋到中盘,接下来的一段关键时期内,方向、分寸、力度如何拿捏更需当局慎之又慎。
中国调控当局齐齐给出上述“事变法不移”式的答案似乎与外部观察者的期望有一定差距,但细细观之,调控当局的判断并非脱离实际,毫无道理。
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官方与部分悲观“看冷”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
官方认为,今年下半年的经济仍将呈现高位运行、稳中趋降的态势,由于制约经济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存,故宏观经济既不会反弹走高,亦不会加速下滑,不过,防通缩和投资反弹仍将在官方特殊关注视野。
事实上,从投资、消费等几个关键指标来看,支撑中国经济较快发展的因素依然不容小觑。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三;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百分之二十八点四;而从消费增长来看,下半年还将保持较快速度;尽管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造成些许影响,但中国商务部依然预计全年进出口将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增速。
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中央高层为此轮中国宏观调控所勾勒出的轮廓。
调控当局之所以在当下这个宏观调控的敏感关口,依然对外呈现“处变不惊”之态,其间自有其深意。
经历了前几轮发挥欠佳的调控之后,中国调控当局无疑从中汲取了更多的智慧,更懂得运用调控艺术,以长远的“周期观”替代短视的“波动观”,正所谓,不能一见升即喊热刹快车,一见降即呼冷踩油门,丧失主动,被人牵着鼻子走。
毋庸置疑,宏观调控需要适度的灵活性,但在短期波动面前,沉着应对,廓清脉络和思路,站在经济全局观察大势、判断问题,效果会更为人满意。
今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历史性的交接关口,不会大幅度进行“改弦更张”的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会否成功且顺利地完成交接,众所瞩目且意义重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