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大陆企业与日本、韩国等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日、韩等地的企业从一出生就是奔着海外市场去的。但是这种良好的“基因”也没挡住日韩企业海外并购的惨淡收场
历史似乎总是惊人地相似。
近日,随着中海油、海尔等中国企业将触角伸向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世界一阵惊呼:中国企业大举海外并购的时代终于到来了。这种情形,不禁让人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痘秩毡ā反饲暗谋ǖ辣闼,当前的中国令人想起20年前的日本。
的确,在20世纪80、90年代,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就如同今日的中国一样,将海外并购作为“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东亚并购狂潮
上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出现令亚洲进入发展黄金期,日本、韩国的企业借助这股强劲的发展势头,纷纷出击海外,收购国外资产。
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是日本第二大证券公司。在当年的日本并购狂潮中,这家券商是为日本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中坚力量。大和证券并购部的一位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在1985年“广场协议”达成之后逐渐增多的。在1985年到1990年期间,日本企业超过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案达到21起。到1990年更是达到高峰,当年国际并购的次数就有45次。
这位专家说,日元的升值直接导致了日本企业海外并购狂潮的兴起,而日元升值则来自于“广场协议”的签订。
1985年9月22日,由法国、西德、日本、英国、美国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总裁,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广场协议”,目的就是以联合干预的方式促使美元贬值。协议规定,美元对主要货币在未来两年贬值30%,而日元汇率快速由1美元兑240日元升至120日元。
在随后的10年里,“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兑换美元的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将近3倍。这一结果也导致了日本经济结构由商品输出开始转为资本输出,从而开启了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风潮,并导致泡沫经济的出现。
从三菱以8.4亿美元收购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到索尼以34.5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再到加州海岸的小石滩高尔夫球场成为日本人的囊中物,这些如今还令人耳能熟详的收购行动,就是当年日本海外并购狂潮中的“杰出作品”。
而另一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自“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86年的22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顶峰时期1989年的675亿美元,这令日本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而在1986年到1991年的5年时间里,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更是达到了4000亿美元。
事实上,除了这些大规模的并购之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国内市场的日渐饱和,制造成本的提升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的压力,许多日本企业就已经开始寻求海外投资办厂。只是在这一时期,这种“走出去”的战略还停留在办厂的状态上,而大规模的海外资本扩张尚未形成气候。
同一发展时期的韩国也是如此。由于韩国国内市场规模太小,很多企业的产品80%以上都是销往国外,因此,走向海外也成了韩国企业的一种原始生存、扩张的需要和必然。例如,韩国大宇集团在东欧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低价收购了大量企业。
可以说,当时世界刮起了一股东亚并购的“风潮”。
“日韩教训”
2500多年前,希腊悲剧诗人欧列比台斯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日韩企业海外并购如同昙花一现,其最终失败让世界看到的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敢死队”。
对这种“敢死队”的担忧也导致了美国的《?怂—弗洛里奥修正案》的诞生,该法案就是针对当时日本企业疯狂并购美国资产而设定的障碍。
韩国“大宇神话”的破产,是企业海外购并的绝佳负面教材。上世纪90年代,曾是韩国第二大产业集团的大宇集团,迫于市场压力走上了全球性大收购的道路。大宇创始人金宇中热衷于世界化经营,他盲目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收购,尤其是在东欧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低价收购了大量不良企业。到1998年底,大宇集团发展成为48个子公司,共有396家海外法人。大宇的这种战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从融资到产业政策一路开绿灯。
只是,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利润并未同步增长,亚洲金融;寤髁撕囊,大宇在银行回收贷款的情况下,被债务逼入了绝境。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韩国企业的并购失败主要原因是由韩国国家资本主义的特性决定的。政企不分、政经缠夹作为韩国不少企业一直存在的弊病,是导致韩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
无独有偶,索尼的教训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一直有一个“从娱乐技术供应商成为娱乐产品制造商”的梦,于是,他在索尼发展势头最劲的1989年以34亿美元现金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创下了当时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
但现在看来,这场收购行动被专家定义为“简单且草率”——尽管收购从表面看来,是优势互补,能有效分散产品风险,但接下来的经营状况却大大超出索尼的预想。索尼让美国管理人员沿用其原来的管理模式,自己却对经营业务不愿意或根本无法插手进行决策。到1994年时,这些美国人已经让索尼背负了2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众所周知,日韩企业既不缺资金,也不缺乏技术,他们的海外并购为什么还多以失败而惨淡收?在分析日韩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时,有不少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日韩企业的文化很难和并购企业的文化相融合,最后落个两败俱伤。
心态也是重要的原因。有专家认为,当年许多日本企业正是被暴涨的雄心冲昏了头脑,犯了严重的“美国资产并购贪欲症”——当时的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强势上升的状态,其在美国发起的多为主动型并购攻势,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阔佬”气势。要知道,到1998年时,日本的海外净资产余额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成为令人羡慕的“世界首富”——这与中国的“温州炒房团”在各地买楼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缺乏务实性的规避短期风险的投资规划,也缺乏长远战略性考量的思维,才是日韩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企业更精明?
日韩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令人开始担忧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否会重蹈日韩覆辙。
国内并购咨询公司东方高圣的跨国并购专家冀书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分析,中国大陆企业与日本、韩国等地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从一出生就是奔着海外市场去的,所以这些地方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相对于中国大陆的企业而言要容易得多。而这种良好的“基因”也没挡住日韩企业海外并购的惨淡收场。
也有乐观的声音存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从初步迹象来看,中国人不会像日本人那样乱花钱!敖裉斓闹泄鹊蹦甑娜毡舅坪跻鞯枚!彼6月27日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说。但愿这个“似乎”能变成“确实”。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谢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