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 题:专家访谈:北京应从伦敦连环爆炸事件中借鉴什么
中新社记者 于立霄
伦敦发生连环爆炸事件,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北京作为二00八年奥运会承办城市,如何做好反恐防范是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反恐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先生。
李伟表示,针对二00八年奥运会安全形势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将现有的财力把北京堆建成一个堡垒、铁桶是不实际的,因此我个人认为,要在安全防范上最大限度保障运动员、代表团和观众的人身安全,评估应切合实际,准确评估奥运安全威胁究竟来自哪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伦敦突发恐怖爆炸后,警察、救护、消防等应急机构仅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迅速到达现场,并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安全处置。李伟说,这与英国三十年来建立一套反恐演习计划息息相关。
事实上,北京市最近正加紧地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建设。七月三日凌晨,北京市公安局在地铁一号线进行多警种联合演习。北京突发事件应急委相关人士透露,类似的演习北京今后只会多,不会少。
李伟进一步解释说,千万不要简单认为演习就表明形势紧张,其实经常性的演习可完善预案,通过演习可提高应对各种袭击事件的处置能力,可防范突发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李伟告诉记者,“地铁安全一直是个难题,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找到从根本上遏止地铁恐怖事件的办法。由于北京流动人口超过几百万,流量太大,北京地铁这两年开始安上了摄像头等监控系统,但地铁安全还有待相关安全部门进行更强有力的保障!
李伟认为,培养和提高民众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安全防范意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他特别强调,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中,人们的自救和相互救助两者缺一不可。他说,如果一味地强调自救,可能强者对弱者再次造成伤害,就会出现像密云事件中人踩踏人的悲剧。
在整个社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重经济增长、轻城市功能建设的倾向导致公共场所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等基本设施匮乏。李伟称,这与投资商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有着极大关系,他们将安全因素置之度外,“事实上,预防安全成本远远低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加快出台相应的法规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社会越发展,对城市的安全性防范就越高。李伟表示,北京市作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都市,在社会动员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应急体系的建设正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相信经过多方努力,今后应急体系会有持续性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