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北京晨报》报道,过去一年,学界与高层对人民币是否升值的主调是:捍卫货币主权。面对国外“重商主义者”的压力,中国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在努力做汇率改革的功课?上驳氖,现在,风向确实在变。
施压者一方首先开始吹暖风了。最近,美国舆论风向渐趋理性,《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大报已经在社论中反对施压人民币升值了。
前天,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仍然找不到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制造业困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币愿窳炙古说纳矸,这一发言将对美国主流话语圈不把人民币问题政治化起到巨大作用。
当外来压力不再情绪化时,国内的政策口风也有新变化。
一个场合是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表用“出其不意”来表述。这是前半年舆论解读人民币汇率的一个最重要信号。它告诉人们:中国的汇率功课一直在做,但需要等待一个时机;汇率改革等待的这个时机只取决于国家经济大局,不惧任何外来压力。
另一个场合是前天的天津亚欧财长会议,总理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表述是最全面、最有新意的一次,其中第三部分论述尤其引人注目。
这就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三原则。这一表述透露出两点新意:第一,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首次提出了方法论层面的问题;第二,“主动性”是一种操作原则,“渐进性”是一个操作时间表,“可控性”是指一定的操作力度。实际上这为中国“出其不意”汇率改革方案勾勒出了一个轮廓。
无独有偶,经济学界最近也开始从方法论上研究人民币汇率改革了。
最新一期的《经济研究》发表文章称,社科院经济学家张曙光通过严格的数字模型,提出人民币升值一定要主动操作,为防风险,幅度可控制在5% 内,这样,升值对外贸的影响在两年后基本可以消失。
这一学术成果是对上述新提法的一个有价值的注脚。(王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