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对于中海油的大动作,股市投资者一直表现抗拒,原因是整项交易作价过高,担心未来油价不能维持在现今的高水平时,会对公司盈利能力构成伤害,同时庞大负债亦会削弱派息能力。
此案连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均引起广泛关注。有数十名美国议员致函总统布什,指一旦并购成功,会对美国经济及国家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加拿大方面亦有类此反弹。美国三藩市(即旧金山市)的一个网站,本周更以此展开网上民调,在528张投票中,55%同意这种说法。
对此柏克莱加大族裔研究系教授王灵智认为事件反映了某种“不公平”,而湾区论坛前召集人杜维新则认为﹕这是布什政府转移国内不满的做法。说明中国国企要“走出去”,面临了非单是金钱上的压力。
从中海油立场出发,今次以逾180亿美元进行并购虽有风险,但目前中国内地巨型石油公司纷纷上市,企业之间要争取壮大的空间,规模相对略小的中海油,若能获得北京支持,在海外进行收购,是加快增长的快捷方式之一,这亦解释了公司为何出价异常进取。
对香港来说,国企在海外并购,有可能要进行融资,为香港带来业务机会,假如中海油的先例获得肯定,不排除会掀起一股“走出去”的热潮,成为全球金融的一股新动力。不过,有了日本企业80年代在平价资金泛滥下过量扩张的先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首先要留意项目有否足够的经营效益,以免在一窝蜂下,买了物非所值的贵货。
来源:摘自《星岛日报》美国版社论(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