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尽管台湾省农会、泛蓝“立委”乃至普通的台商、台湾农民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加强两岸农业交流的愿望,但单是一个“水果登陆”,台湾当局就已经设下了两重障碍
漳州台农盼政策放宽
6月20日,岛内媒体曝出消息,大陆原定邀请台湾省农会于本周到大陆洽谈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口事宜,但在台湾“行政院”农委会施压下,省农会不得不推迟此次访问。直到22日,省农会才获得机会来到大陆。这让本来逐渐清晰,受到台湾农民欢迎的“台湾农产品输销大陆”和“台湾水果零关税输陆”蒙上了阴影。
“台湾农产品输销大陆”和“台湾水果零关税输陆”是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之后,大陆对台湾岛内农民提供的优厚政策。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往与大陆经贸往来被扣上的红帽子,这次前所未有的不见了。台湾当局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摆出一幅乐见其成的架势,但是却通过偷换概念和暗地施压,试图从中阻挠或者是在其政治框架下完成此事。
“外贸协会”代替农会做主角
令岛内舆论感到诧异的是,在“行政院”发布的台湾农产品登陆大陆谈判的复委托方式中,“外贸协会”而不是一直与大陆沟通的“省农会”充当了主角。谢长廷宣布,指定“外贸协会”与对岸就水果输陆问题进行谈判。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赖清德也表示,政府已指定外贸协会与大陆协商农产品销往大陆事宜,如果省农会一意孤行,私自与大陆谈判,党团要求政府依法办理。
台湾“外贸协会”是何许机构,那是一个与世界各国进行经贸往来的“皮包机构”,其主要业务是协助台湾出口业者组团外出访问,推销产品或举办展览、展销,沟通内外业者联系,发布广告,创办《台湾贸易机会》周刊等。而“省农会”则主要由农业专家和农民代表构成,是一个民间组织,多年来已在水果内销和外销方面和大陆建立了一定的通路。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已经成为了台湾当局敷衍民众的一个工具。
用“外贸协会”代替省农会负责此事,是台湾当局的一石数鸟之计。一方面,台湾是要把两岸农产品贸易设定在“准国际贸易”的定位上,借此机会重弹“一边一国”的论调;另一方面也借此告诉大陆,台湾当局有自己处理两岸关系的法宝,不要以为台湾人民支持的事情当局就不得不办。因此专家评论说:台湾当局至少是不愿见台湾水果输陆问题能够顺利解决,或是实施步子走得太快,致使丧失主导权及监控权。
WTO框架代替协商框架
除了在机构问题上施展阴招之外,台湾当局祭出的第二个阻挠办法,是偷换农产品登陆的协定框架。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政,而谈判框架,应当是在双方的专业部门指导下,由两岸相关人士协商解决。
然而,最近“经济部”和“农委会”分别向“立法院”经济及能源委员会提交《台湾农产品销往中国大陆最新情况及因应措施》报告,这些报告中声称,由于关税与进口增值税两者都属于大陆海关实施之边境措施,故中国大陆若片面给予台湾特定产品优惠待遇,将有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年第一条《最惠国待遇原则》之虞。这些报告的理由居然是,“对农产品检疫开放清单不透明做法,以及缺乏法源基础而直接宣布台湾特定农产品免征关税的权宜做法,对台湾农民利益并无保障,随时有片面禁止台湾水果进口或是提高进口关税的可能”等等。
因此,“经济部”报告的结论部分声称,“经济部”仍希望“两岸能够在WTO架构下研议此案”。WTO框架往往是全球经济中商讨双边和多边问题的场合,尽管大陆和台湾同为WTO成员,但是台湾当局竟然以大陆政策无保障为借口,要求将两岸经贸问题放到国际经济框架中去讨论,这是另一个“一边一国”的祸心。
打击两岸贸易热心人
同时,台湾当局对于愿意承担两岸农产品贸易往来的个人,也采取了孤立和冷待的办法。在6月20日,台湾“立法院”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等泛蓝三党7位“立委”启程从金门进入厦门。成员之一的曹尔忠表示,他们此行将实地了解对岸货物通关作业及开放政策落实情形,以作为推动“水果小三通”的重要参考。
这份对于台湾农产品登陆的热忱,却被台湾当局当作违反法律的个人行为加以鞭笞!奥轿帷18日上午发布新闻稿警告称,这些个人组成的团体并未经过台湾当局授权,因此他们的行为和意见不能代表台湾当局的意见,也不能代表台湾的民意。因此在泛绿阵营的鼓吹下,台湾当局认为农产品和水果登陆大陆的政策一旦实行,从政治上说是给泛蓝阵营加分,因此即便是对这一政策放行,台湾当局也希望能够成为自己的政绩,自然要打击和孤立热忱于两岸贸易的人了。
但是实际上,台湾的民意呼唤两岸经贸发展已经多年,台湾当局只是视而不见而已。泛蓝阵营曾多次代表台湾民众表示,有关农产品销往大陆,台当局应放下政治、意识形态考量,正视中国大陆是广大市场及潜在竞争对手,积极接触、开拓市场才是台湾未来农业发展的契机,并有助增进农民福祉。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宦怀仁